•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从“心”出发,“愈”见未来

  “你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应该走出大山去看另一番风景。”小时候来我们村子里的支教老师曾这样说道。受他的影响,农村出身的我一直努力求学并最终选择成为一名老师,希望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孩子们走出大山,欣赏不一样的风景。仲夏七月,我报名参加了洛阳师范学院“语·未来”支教团队,于2023年7月8日来到洛阳市伊川县酒后镇南庄小学开展为期两周的爱心支教活动。在那所校园里,我首次担任一名心理老师并邂逅了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我们共同编织了一段属于我们的故事,度过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夏天。

  卸下外壳,向阳而生

  犹记得初来时的天空一尘不染,高高挂起的太阳似乎要把天空烧出个窟窿。怀揣着对未知的憧憬和喜悦,我第一次以一名老师的身份走进这座小村庄。一开始我还惴惴不安,担心会处理不好与孩子们的关系,但看到孩子们纯真质朴的笑容,我所有的担心和焦虑瞬间烟消云散。村子里大多是还在上小学的留守儿童,正是和父母撒娇打闹的年纪,却被迫懂事学会别离。他们因为家庭条件等各种因素而自卑、内向、缺乏自信不敢表现自己,就像一颗颗坚果把自己的内心包裹的严严实实。在和孩子们的相处中,我们写下烦恼纸条释放压力,制作暖心纸飞机重燃对未来的希望,通过剖析一个个心理小故事建立自信……看着班级里孩子们的眼神由起初的躲闪退缩转变为自信坚定,回答问题时主动举起的小手由原来的一两个增加到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我的内心是难以言喻的感动与喜悦。这些改变是我引导孩子们克服自卑迈出的一小步,更是孩子们自己超越自我向阳而生的一大步。

图为孩子们踊跃举手回答问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曹雨帆 供图

  以信传情,以情感恩

  记得某堂心理课上,我曾让孩子们用手写信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思念和爱意。孩子们写的信或长或短、或含蓄或直接,但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便是他们对父母的思念如泉涌般溢出了信纸。张梦瑶小朋友说“亲爱的爸爸,最近过得还好吗?有没有好好吃饭?我和妈妈每天都在翻看你的照片,你去外地打工了已经好几个月了,或许您变的更帅了,也或许变得更老了。但不管您变成什么模样,我和妈妈都想早点见到你……”“尊敬的父母,我想告诉你们,谢谢你们的养育之恩,我好爱你们,你们要注意身体。我知道现在我没有能力给你们钱,但是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给你们买好多好多东西……”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何姓小朋友写到。小小的信纸上,孩子们用最质朴纯粹的话语笨拙地表达着对父母的思念和爱意,我也很庆幸自己能走进孩子们的内心,让他们打开心扉勇敢地展现最真实的自我。或许我不是他们人生轨迹中最特殊的存在,但能够在他们人生灰暗的时刻成为那束照亮他们的希望的微光便足矣。

图为心理课上孩子们给父母写信。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永华 供图

  点点萤火,汇聚成人间星河

  在这所小小的校园里,我深知自己所做的微不足道,但只要能发挥哪怕一丁点的作用,我都觉得不虚此行。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我想尽己所能地为孩子们的童年增添色彩;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拥有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态;希望他们永远活力四射、自信潇洒。骄阳似火的某天,我上完课漫步在校园里,听着夏日午后不知停歇的蝉鸣,看着阳光下恣意奔跑的少年,那一刻,我的胸口被一股说不出来的温暖塞的满满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问到“乡村的孩子们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并克服困难走出大山吗?”,我坚定地回答道:“会的,一定会。”

  我想无论是物质条件的匮乏还是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这些都不能成为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阻碍,因为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迎万难、创希望。人们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够参与到支教中来,涓涓细流汇聚成托举起乡村留守儿童向外成长的汪洋大海,让乡村里的孩子们都能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喜怒哀乐、踏遍祖国山河。(通讯员 王永华)

责任编辑: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