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走近非遗毛猴:感受精妙与趣味之旅

  为深入传承与保护北京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遗的交流与传播,7月17日至24日,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赴北京市与石家庄市宣传推广北京特色非遗毛猴实践团”调研走访北京朝阳区潘家园、河北石家庄裕华区、北京西城区鼓楼大街,分别采访了朝阳区毛猴非遗传承人刘星,石家庄裕华区毛猴非遗传承人张继红和西城区毛猴非遗传承人、“最大规模的毛猴展”吉尼斯世界纪录者韩僖僖。我有幸作为实践团的一员,与三位老师作深入交流,参与毛猴制作,调研非遗毛猴传承与发展现状,探讨毛猴宣传推广与创新发展问题。此次走近非遗毛猴之旅,令我感悟颇丰。

图为朝阳区毛猴非遗传承人刘星正与实践团成员进行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雷蕾 供图

  当我第一次见到毛猴时,我震惊于它的古朴、雅致、精美与宏伟。小巧的毛猴栩栩如生,各有形态,搭配着丰富多样的艺术场景,仿佛呈现着人世百态。它的精美与宏伟体现在微缩世界里,把浓厚的京味儿与老北京式的幽默传递给艺术观照者。朝阳区毛猴非遗传承人刘星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他的手艺家庭、毛猴原料以及“粘毛猴”的手艺。辛夷花花骨朵是毛猴的“身体”,蝉蜕是毛猴的四肢,这些古朴的中药材料经过创意地相“粘”,竟成了有趣的毛猴,还能展现拟人化的肢体语言。在我的眼里,小小的毛猴蕴含着古代中国典型的艺术之美——重神不重形,神以形体现。毛猴的脸重在“点嘴”,寥寥几笔涂红,便炯炯有神,活灵活现。毛猴群像让我深切地体悟到,毛猴的拟人不同于玩偶娃娃,不同于完全地复刻人类的外貌与形态,它重在以传神的肢体语言传递“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美学,重在搭配多样的场景呈现具有故事性的空间美学,重在展示中式的幽默和谐与古朴中的典雅。

图为非遗毛猴手工艺品与非遗毛猴的原料玉兰花骨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雷蕾 供图

  非遗毛猴的制作需要动手动脑,更需要想象力与创造精神。我们有幸在与非遗传承人的交流中体验并学习非遗毛猴的制作。动手“粘毛猴”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并且还需要认真构思毛猴的动作,注重动作的协调。并不能因为毛猴的小巧而忽视它的正确构型,相反,如果粗心大意,可能会把四肢粘反,打破了“传神”的和谐。除动作外,还要关注场景与故事感。若单只毛猴在玻璃罐子里,则要讲究场景的饱满,通过装饰突出故事感,例如“齐天大圣”毛猴,“求亲迎亲”毛猴。有的是通过宏大的场景展示市井百态,例如在一个药堂里,毛猴们化身为药师,进行中药炮炙、晒药、碾药、炒药、捣药等动作。只有融合足够的耐心、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严谨认真的态度,才能把一个栩栩如生的毛猴展现出来,小小的毛猴,不仅仅是艺术的智慧,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制作过程更是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

图为朝阳区毛猴非遗传承人刘星为实践团成员展示粘毛猴技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雷蕾 供图

  非遗毛猴也需要创新,我认为可以根据时代创新毛猴的故事与场景,用新媒体技术传承发展毛猴文化。毛猴本身代表着非遗中药,毛猴技艺也是一项非遗文化,如果融合了现代的故事和场景,这古雅的非遗文化便可焕发新的活力,拥有新的趣味。毛猴可以融入现代人的气质,例如“垃圾分类”主题的毛猴,“冬奥”主题的毛猴等。这不仅可以拉近毛猴与人们的距离,也能让毛猴更广为人知。

图为北京西城区毛猴非遗传承人韩僖僖为实践团展示毛猴作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雷蕾 供图

  在此次实践中,我深刻地感受到非遗毛猴的文化艺术魅力,了解了非遗毛猴的历史民俗,通过体验制作非遗毛猴,还明白了保护和传承中华非遗文化的重要性。在与非遗毛猴传承人交流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他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也明白了我们青年一代有责任把有优秀的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下去。(通讯员 雷蕾)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