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2023年7月4日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先辈的革命精神,传革命老区精神的我们——山东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一七得七队——走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博物馆,传承红色基因。

  在经历一夜的火车硬座后,疲惫的头脑尚未苏醒,我们就来到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虽说我从前已来过次,但这次来,似乎又多了些更深层的感悟。看着墙上那些革命先烈的照片,阅读着他们的革命故事。我感受到那时候的革命斗争是多么的艰难!在白色恐怖的包围下,仍保持着顽强的革命斗志是多么的不容易!这种精神到现在都是需要我们学习的!而我们当代学生,需要这种在困难下依旧坚持自己信仰的精神!

图为实践队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拍摄。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董馨瞳 摄

  回到农家,整洁的床铺,热情的农家主人,给我疲惫的身体和心灵极大的安慰。我们也参观了革命烈士陵园。整个陵园以阶梯修筑,走进圆门,几十级的台阶,高耸和凝重。我们怀着虔诚的心献上花圈,看着革命先烈的塑像,大理石,上密密麻麻写着的革命英雄事迹。我的心情是那样的沉重,我不禁猜测他们其中或许有些和我是同龄,在无忧无虑最美好的年纪里,他们选择为中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多么勇敢。现今,我们更要好好学习,为建设强大的中国献上一份力量。而不是浑浑噩噩的度过每一天,寻找不到自己的目标。

  在烈士陵园,一种静穆的情愫在空中慢慢渗透,一股崇敬之情在心间悠然而生,一幅幅题字更突显革命的意义和情感,一座座雕塑传达着理想信念的伟大。在小井红军医院,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烈士墓,四周松柏环绕,庄严肃穆,号角声悠扬深远的想起,仿佛穿越时空,战士们正安详的伏在地上,睡着了,永远的睡着了,但好像又是醒着的,脸上挂着微笑,憧憬着未来社会的美好时光,不,是看见了今天了的和谐社会。  当我们重走当年朱毛挑粮小道的一段,虽然只是一小段,还是让我们大汗淋漓,不由唏嘘当年创业艰难,感叹现在时光美好。这不仅仅是对我们体力和耐力的小检验,更引发我们对如何走好今天的道路深思。穿行林间,当年毛委员、朱老总还有挑粮战士们的身影仿佛依然在这里跃动,那一个个奔走的身影,是对新中国诞生坚定不移的盼望和实践,那坚实的脚印好像还镶嵌在这小道上,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重走挑粮小道,不由感慨意志坚定之重要,在物质条件渐渐改善的今天,这品质更显得弥足珍贵。向历史致敬,向历史上辉煌的汗水致敬!

  从井冈山回来以后,我的心里觉得特别踏实。先烈们崇高的道德品质,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一直指引着我前进,也一直指导我去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做事方法,并一直带我走向正确的方向。我相信这几天的井冈山之行对我整个人生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启迪。我们更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继往开来,继承先辈遗志,发扬光荣传统,传承井冈星火,坚定不移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图为实践队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藏文物拍摄。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彦芳 摄

  通过此次井冈山学习,我们作为团员,并且作为预备党员,不仅是红色知识的学习者,也将成为传播者。井冈山之行让我经历了一次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再教育,倍感肩上责任之重。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坚持自己最初想要入党时的那份信念,以自身行动的榜样来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工作环境。这次参观学习,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使党员们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井冈山之行,丰富了我们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容,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和革命传统教育,对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充分认识到新时期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发扬老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精神。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自然会激起对老前辈的怀念,他们这些感人事迹传遍了山脉,始终激励着我们。(通讯员 张彦芳)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