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立鸿鹄之志,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蝉声起,夏正浓,2023年7月,河北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同心燃梦,梦想启航”实践队坚持“同行、同学、同访、同研、同践、同悟”实践模式分别奔赴石家庄市西柏坡、邯郸市磁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我有幸作为其中一员参与实践活动,不断增长知识、锻炼意志,收获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这是一段非常快乐充实而难忘的时光。

  追寻红色足迹,凝聚奋进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1943年,在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岁月,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在西柏坡唱响。走进经岁月洗礼的低矮平房,走进凝心聚力、擘画蓝图的“梦工厂”,“中国如今之盛世,终如先辈之所愿!将来,我们定当以鸿鹄之志,让世界看到中华‘后浪’的力量,披荆斩棘,一往无前”,这想法不禁涌上了我的心头。

 

图为实践队在西柏坡。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许佳鑫 摄

  投身乡村振兴,助力祖国建设 

  在为同学们推广使用普通话,及时纠正学生普通话不正确的发音,鼓励乡村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大胆说普通话的同时,我看到同学们那天真烂漫、渴求真知的笑容,深感教育的重要性,这几天的满身疲惫亦均已散去。他们眼中的光芒和成长让我深感自豪和满足。

  在乡村的每一天,我都充满了干劲,与同学们一起共同度过一段意义深刻的时光。我希望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改善农村教育状况贡献一份力量,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是的,青少年是国家的、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当是“理想担当、拼搏奋进共同体”的代名词,青少年是开创伟大未来的生力军,青少年有理想担当,祖国就有希望前途。

 

图为实践队开展推普活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许佳鑫 摄

  让爱不再“留守”,关注乡村发展 

  “我都快忘了妈妈的样子。”9岁的小欣扎着小辫儿站在台上,这句话至今仍让不少队员湿润眼眶。

  微光尚可照拂黑夜。我和队员们一起看望村庄里的困难孩童,建立了帮扶小队,并为孩子们捐献书包,同时与他们建立长期的联系,在学习上对他们进行帮扶,希望自己能够贡献一点力量。

  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现实的复杂性。我看到了一些贫困地区的现状,深感我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让这些地区的人民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我相信这次活动会在我的人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同时,我也更加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一定继续努力地学习,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更加珍视社会的责任,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图为实践队逐户走访,为困难学生送上助学礼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曼丽 摄

  立鸿鹄之志,筑牢精神之基 

  时光太瘦,指缝太宽,我曾与这些美好交汇,也终要挥手告别。但这个夏天的美好记忆,谁都不会忘记。实践中的点点滴滴流在心间,让我感触颇深。这次实践活动也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适应社会的需求,对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有所信,方能远行”,新时代青年要勇做背负青天,俯瞰大地,乘风直上九霄的大鹏,立鸿鹄之志向,砥砺永久奋斗的青春心态,坚定志向、磨砺本领,用奋斗的身姿和勤劳的汗水擦亮属于新时代的青春底色!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用奋斗之我、青春之我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精彩华章!(通讯员  王巧娜)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