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日至7月6日,宁波大学人文学院赴舫前村实践队为建设探究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建设“美丽乡村”的优秀乡村实例,前往宁波市象山县墙头镇舫前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欲以舫前村为例,探索历史文化资源与乡村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对乡村振兴的支持作用。
我们团队于六月三十日和三十一日进行了实践活动的筹备工作。面对紧凑的行程和庞大的工作量,我的内心虽有些惴惴不安,但更多的是兴奋与期待。七月一日上午,我们团队在宁波大学北校门集合拍了出征集体合照,大家脸上都洋溢着期待和势在必得的微笑。拍完出征集体合照之后我们相伴出发,前往此次实践的目的地——象山舫前村。
图为实践团队出发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智盈 供图
在舫前村实践活动期间,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找当地的文化标识。因此,我们既走访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名片——智门禅寺、胡公殿、紫云庵等,也访谈了对当地历史文化甚熟于心的群众,如智门禅寺的印正法师,村文书孙绪能爷爷,乡邑望族王氏家族的王在忠爷爷等。
其中访谈王爷爷的经历令我感触最为深刻。通过询问当地村支书,我们了解到王爷爷是红木樨诗社的创始人王莳兰的直系子孙,也是《舫前王氏宗谱》的主要修谱人。作为队伍中为数不多的会用当地方言交流的成员,我被分配到了访谈的小组中,当时我的内心既有忐忑,也有些许的温暖。忐忑的是我第一次进行口述访谈的工作,害怕和王爷爷对话时出现卡壳、跟不上的情况;温暖的是小组成员都非常的友善,陪我一同准备访谈大纲,打磨访谈问题。王爷爷对待团队成员非常地热情,在访谈的过程中,他拿出了许多他珍藏的资料供团队成员查阅,有《抱泉山馆诗文集》、《红樨馆诗课》、《舫前王氏宗谱》5卷等。其中《抱泉山馆诗文集》和《红樨馆诗课》收录了红木樨诗社成员所创作的诗歌,原藏于哈佛汉和图书馆,后在象山县人民政府和当地热心人士的帮助下,这些孤本得以复印回乡。复印本一共十本,王爷爷收藏了一本。
图为王在忠先生藏书《抱泉山馆诗文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智盈 供图
图为王在忠先生藏书《红樨馆诗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智盈 供图
在王爷爷眼中,红木樨诗社对于舫前村乃至象山县都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红木樨诗社在王氏家谱里面发挥的文化意义相当重要,其所培养的文人才子,是舫前村乃至墙头镇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源头。清朝的象山文学,以乾隆年间著名经学家姜炳璋始盛,晚期以红木樨诗社的文学创作最为辉煌。看得见的是修辞,看不见的是诗意。年迈的爷爷写的一手好字,尽管平时只说方言,也能熟练地运用文言文写作,创作的诗稿已有百余首。王爷爷自号“渚山后人”,而渚山正是其太公王莳兰的名号。尽管红木樨诗社仅举办了十一次社课后就因战乱解散了,但其遗风一直由像王爷爷这样的人默默地守护并传承着。
遗憾的是,目前红木樨诗社文化的重建并不完善。据王爷爷讲述,红木樨诗社的诗稿有的已成孤本,如王莳蕙的《抱泉山馆骈体文》;有的虽然已经编印,但诗稿不全,如叶兰贞的《研香室吟草》;还有的濒临遗失,亟需挖掘、整理和编辑,如欧景辰的《楞岩草堂诗存》四卷。因资金周转不足,诗社无法在旧址上重建;挖掘、整理和编辑的人员也并未确定,尚在筹备当中。要改善这一境况,在我看来,一方面,需要在当地宣传文物保护意识,向当地群众普及红木樨诗社手稿创作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重视保护当地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支持,在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支持红木樨诗社的重建工作,以红木樨诗社为资源,结合舫前村的乡村文旅品牌建设,充分尊重当地原生文化系统,发展乡村旅游业,从而助力舫前村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王在忠先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向菁菁 供图
几天的访谈下来,我似乎亲自见证了舫前村的历史兴衰,感受到了舫前村经历宋朝氏族南迁的变化,民国书香门第的繁华,文革风雨飘摇的动荡。如今,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着希望和生机的土地上,布满了改革开放的脚印,又保留了文化的浓墨重彩。这里,是一个不断刷新速度、创造奇迹的热土,粉墙黛瓦,民风淳朴这一个个美丽中国的乡村样本;这里,是新农村的样板,更是生活的美好家园,奏响的是“全民共创,全民共享”的幸福乐章;这里,生态产业和生态经济不断释放新动力;这里,如火如荼的美丽乡村建设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们于七月六日告别了这个充满了汗水与回忆的村落。这六日带给了我许多充实而欢乐的记忆,也为我的大学生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一趟行程即将启航,就请保持热爱奔赴更远的地方,我们将永远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通讯员 郎可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