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焕新广府文化、传承非遗项目,今年暑期,我们暨南大学文学院“诵粤语华章”三下乡实践队来到东莞市茶山镇开展支教及研学活动。乘上离穗的车辆,城市的高楼与郊野的山峦渐次后退,小镇的轮廓慢慢清晰,蓝天、碧水、古祠……自然与人文之美交叠,在美丽的茶山镇,我们开始了为期六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
到达茶山的第一天,我们便前往寒溪水村进行研学活动。在罗氏革命史迹陈列馆,我们触实景、感真情,于实地考察中铭记峥嵘红色历史,体悟伟大红色精神。听到讲解员念诵罗立斌同志“戒骄戒躁,不损人民一针一线;善始善终,站好最后一站岗”的铮铮誓言,见到眼前朴素、简陋的家居环境,我深深为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精神所震撼,为其知行合一、行而不辍的伟大品格所感动。当我亲眼目睹革命战士罗允俭同志的家门上,那依然留存着的被日军破坏的痕迹,内心升起的钦佩更是比从书中得来时更甚,久久不能平息。
通过倾听讲解员的介绍,我发现,在革命英雄家庭中,有女儿从未见过身为革命战士的父亲,也有父母为家国大业忍痛将孩子交予他人抚养,最终一生未能团聚。与我们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英雄同样有珍视的亲人,同样渴望家庭的温暖,然而时局动荡,家国欲倾,大家不再,小家焉存?所幸,有一代代人舍小家为大家,将青春融入民族复兴的历程中,使生命闪耀着不凡的光亮,烛照后世。
在后续的支教课程中,我们将红色家书、红色故事融入课堂,看着孩子们逐渐能理解其中的内容,听着他们用稚嫩却愈加有力的声音念诵着革命战士的书信,我想,这也许就是“心”火相传的生动诠释。
图为实践队成员指导儿童诵读红色家书。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曾天亮 供图
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见证了我的许多“第一次”。其中,第一次积极地走近非遗、体验非遗制作可谓是最难忘的。我们不仅与茶山绸衣灯公代表性传承人李翠薇老师面对面交谈,带孩子们在古村落中实地学习九大簋的相关知识,还亲身体验了茶山公仔的制作。当队友告诉我“茶山公仔的传承人到了”,我以为我将见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却没想到传承人竟是一个阳光的小伙子。他初到教室,便笑着对我们说:“我妈妈的普通话不好,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介绍茶山公仔吧,我也是茶山公仔的传承人。”他年轻的脸庞让我十分动容,这位传承人也不过与我们同龄,却已能很好地参与非遗传承的工作。我与他年纪相仿,却总感觉自己与非遗的距离很遥远。
所幸,此次的“三下乡”活动,成为了我走近非遗的开始。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通过体验非遗制作感受其魅力,还在支教的课堂上,带领孩子们在实践中了解非遗。看到孩子们对非遗的兴趣被点燃,我内心的成就感与感动难以言喻。我意识到:也许,我们与振兴优秀文化事业的距离并没有想象中的遥远,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投入到这项意义深远的工作中去。
图为实践队成员体验茶山公仔的制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曾天亮 供图
于我而言,此次“三下乡”活动可以用“心”火相传”来概括。在研学过程中,我们访先辈旧居,听英雄故事,感悟红色精神;在支教课堂上,我们带领孩子们品非遗雅韵,诵粤语华章,传承优秀文化。古人云:“学学半。”教学相长,学无止境,我们通过支教在孩子们稚嫩的心灵中播撒优秀文化的种子,也在此过程中更深入地学习了当地的红色文化、粤语文化、非遗项目。是无数人的努力,使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可如不绝的长流一般泽润后世,我希望,自己也可以成为一朵浪花,让中华文化的大舟行稳致远。(通讯员 张铭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