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山高路远,前方总会有光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这是一场盛夏的邂逅,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在这个盛夏,我背起行囊,跟随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本科生团队来到了宿州市砀山县葛集中学,坐上开往希望的火车,用脚步丈量梦想,将知识和陪伴送到乡村的孩子身边,给孩子们留下一道短暂但又温暖的光。

  童声细语,诉说渴望 

  “老师,你们大学是怎么样的啊”

  “大学的校园是不是很大啊”

  “大学要不要写作业啊”

  “大学是不是有特别多好吃的饭”

  微风轻拂脸庞,骄阳炙烤大地。几十平米的房间里,一张张破旧的书桌挤在一起,但这并不影响孩子们的兴致。在这些充满童稚的声音中,我听到了来自乡村孩子对大学的向往,也更加坚定了我对此次支教的信念。我期许着能在这短短十天的支教生活里尽可能的教会他们一些知识和观念,也希望孩子们对大学的好奇能够激励他们一直努力,考入大学,自己去寻找关于大学的答案。

图为支教团成员与同学们的初见面,向同学们展示篮球技巧,引起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孟笑 摄

  以爱之名,双向奔赴 

  我们从江南水乡,翻山越岭来到平原,只为一场蓄谋已久的遇见。每一页认真准备的教案,每一道操场上忙碌的身影,都是我们最真切的渴望。

  这里教育资源不足,学校无法做到全面的素质教育,平时开设的“音、体、美”等艺术课程都是空壳子,学校甚至连美术老师音乐老师都没有,就连体育老师都是数学老师兼任的。在第一次与小朋友们见面的时候,我就了解到他们平时的体育课要么被其他课程老师占用,要么就是自由活动,从不会学习专业的体育知识,进行体育运动。除此之外,我们也了解到这里的体育教学用具严重不足,不足以支持每个学生平均分配用来上课。所以在我们来授课的时候,不仅面临零基础教学,还有着缺乏教学用具的问题。

  困难是有的,但是小朋友们认真的面孔和汗流浃背也不喊累得态度让我们支教团倍感惊讶和感动。他们深知这次学习机会的宝贵,努力抓住每一次机会学习知识,我们支教团成员也加倍努力,通过筹借和购买教学用具,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有动手机会,尽可能地传递体育知识。

图为支教成员带领同学们学习正确的起跑姿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丰 摄

  在这短暂的时光里,我收获颇多。虽然教育资源不足,教学用具稀缺,每日路途艰辛,但这里却给了我极大的精神富足。在每一节课上,我都能清楚地感受到他们对新鲜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对老师的爱戴和尊重,以及对课堂的重视。我清晰地记得有一个小男孩在离别之际跑到我们身边,脸上洋溢着微笑,大声地告诉我们,他以后也要去练体育,他想做奥运健儿,为国争光。我很高兴在这短短十天的时间里帮助一个孩子树立了一个目标,不管这个目标是短期也好,长期也罢,不管这个梦想能否实现,至少在我听到的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支教的魅力和意义所在。

  所以我希望能有一个机遇让他们接触到更先进的教育资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民之富,在于乡村振兴,更在于教育振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孩子的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打破教育资源不平衡,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需要,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需要,更是人民幸福的呼唤。

  陶行知先生所说“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支教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上的修行。每一段支教经历,都是在播下希望的种子。愿这粒种子成为一把大伞,为需要的人遮光挡雨;成为一盏明灯,为黑暗中的人照亮道路;成为一种坚守,为有支教意愿的后继者们提供动力。我们支教团的成员们也会继续将爱凝结成雨露,去滋润每一颗小小种子,去给孩子们送去更多的爱与希望,一同奔赴繁花盛开的未来。(通讯员 孟笑)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