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武威7月20日电(通讯员 刁卓 张怡 孙怡琳)为实现立体防沙治沙,扎实推进“地膜”的科学使用与回收,进一步筑牢西北大漠的生态屏障,7月4日至7月11日,苏州大学“绿丝带”公益团队前往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薛百镇新台乡开展防沙固林系列公益活动,切实发挥人工造林、固沙压沙等工作在西北生态修复环节中的重要作用,跟着老一辈治沙人一同守住沙漠里的绿洲。
本次活动中,34名苏州大学在校生历经30余小时,跋涉2000多公里抵达民勤基地开展公益实践。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将理论与土壤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当地分工协作开展“压制麦草”、“填埋鼠洞”、“科普地膜使用与回收”等志愿工作,34名青年人历时七天拥抱大漠,绿染民勤。
压制麦草,“绿”染家园
7月7日早晨八点,在治沙人“沙漠张叔”的带领下,34名团队成员迎着晨光徒步前往民勤基地西边的林场,同张叔一起进行“压制麦草”、“填埋鼠洞”等晨间工作。漫天黄沙下,手拿铁锹和麦草垛子的志愿者们有幸见识到了“驼铃吹流沙”、“沙翻大漠黄”的独特景观。“不同于江南水乡苏州的樟树林立,被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包围的民勤更显得一望无际,这里的风沙肆虐急需治理。”张叔在行径途中对志愿者们说。
抵达林场后,张叔率先拿起铁锹示范起压制麦草的方法和过程,志愿者们跟着张叔的指令两人一组在林场的沙圩地中挖出一条条沟渠,并将带来的麦草放进沟内进行填埋。为了防止风沙肆虐带走沟渠里的麦草,志愿者们又挥动起手中的铁锹,将少许黄沙压在麦草的两侧,形成一块块长宽约1米5的草方格沙障。烈日下,治沙工作者们如雨的汗水与笑脸辉映,湿透的衬衫、忙碌的身影也体现着一代代治沙人扎根大漠、绿染家园的决心。
图为绿丝带队员与林场治沙人协作压制麦草。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予心 供图
“膜”力兴农,守卫沙漠里的咫尺青“绿”
初入大漠,志愿团的成员们就被当地淳朴的民风所感染,好客的村民伯伯带领团队成员参观自家农田,品尝甘甜似蜜的沙漠瓜。在参观途中,志愿者们了解到当地的居民并不清楚地膜的科学使用方法及相关回收要求,有些农户甚至仍在使用难以降解的传统地膜。
为了全方位建立起民勤县的生态屏障,进一步缓解西北地区常年缺水的问题,34名志愿者带着团队研发的“完全可降解”地膜,动身前往田间地头、居民家中进行地膜使用的科普和讲解。同时,团队成员还通过发放倡议书、播放科普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向民勤农户进一步宣传有关地膜使用的好处,并普及相关的法规条例,让当地的农户深刻认识到废弃地膜残留物对于沙漠土地治理的害处,积极引导农户使用可降解地膜,共同守卫沙漠中来之不易的咫尺青“绿”。
图为绿丝带队员向民勤村民科普地膜使用方法。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宛遥 供图
拥抱“苏大林”,再系“绿丝带”
“从苏州到甘肃民勤,历经一天一夜,看着窗外的风景从高楼大厦变为大漠黄沙,当手触及苏大林的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了西北大漠一代代治沙人留下的坚定和热爱。”队长张怡说。在此次甘肃之行的最后一天,团队成员们再次跟随治沙人张叔的步伐,来到了位于民勤县四方墩的“苏州大学林”,见到了十年前由绿丝带团队前辈们种下的3000多平方米苏大林。团队成员们望着眼前一排排倔强生长的梭梭树,纷纷拿出背包中的绿丝带,写下自己对于公益团队、祖国风沙治理事业的祝福和期许,并亲手系在茁壮成长的梭梭枝干上,在漫天黄沙的大漠中央形成一片流动的绿色海洋。
图为绿丝带公益团队种植的“苏州大学林”。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宛遥 供图
“苏大林”的茁壮生长离不开老一辈治沙人和一批批志愿团成员的悉心照料,它是西北大漠里的“坚守”和“传承”,是“沙漠绿化”和“生命力”的代名词,也是“绿丝带”公益团队和苏大人的象征。张叔说:“一代代树苗就像一代代治沙人,扎根大漠,坚守家园。”团队成员们也纷纷表示将继续前行,共同治理祖国的大漠,横跨两千多公里也要守住苏大人心中那片永远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