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苏川情相连,苏大“青茶”千里入川支教

  中国青年网宜宾8月9日电(通讯员 陈暖)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帮扶农村教育,提高贫困地区教育质量,2023年7月9日,苏州大学青茶支教团秉承绿色希望、青色公益的理念,奔赴近两千公里至四川宜宾珙县高腊民族小学,开展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

  多彩课程,情谊千里牵 

  苏州大学青茶支教团从成立之初就与珙县高腊民族小学开展对接支教活动。2018至2022年,由于地震、疫情等各种原因,前几届青茶支教团未能来到珙县高腊民族小学开展活动。今年,青茶支教团重返高腊,延续团队支教传统。

  实践活动前,青茶支教团紧锣密鼓地进行了“春林初盛,青茶新声”招新活动。通过选拔,13人团队迅速集结。随后开展了多次团队预备会,会上团队进行了内部分工,队员们就教学授课、生活安全等内容展开讨论,为未来支教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做好准备。

图为团队在召开开营预备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唐璐 供图

  珙县高腊民族小学位于四川盆地边缘的群山之间,上下山交通出行不便,教学条件十分有限。

  由此,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青茶队员们结合各自所长,精心筛选学习主题、认真写教案、反复打磨,为学生们准备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心理思政课安排了环环相连的小游戏,旨在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不完美,学会正确认识自己;3D打印技术课现场展示3D打印机的操作,旨在向孩子们展现现代科学的独特魅力;像素画课程旨在让孩子们感受传统美术之外绘画的魅力;特色音乐课旨在用韵律的创意击打和独特乐器的展示吸引孩子们深入探索音乐的奥妙;团扇绘制课和珙县麦秆画制作课旨在让孩子们在手工制作中体验当地竹文化和古僰文化的灿烂瑰丽,明了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时代责任。

  校园摄影,相片韵真情 

  青茶支教团在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领导下,在校内进行“镜纳美好,携爱同行”主题校园爱心摄影活动,以筹募图书、书包、篮球等物资捐助珙县高腊民族小学。

图为团队队员唐璐积极向同学介绍活动详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心悦 供图

  青茶队员们通过线上推送宣传、空间转发等方式扩大宣传范围,线下用课余时间进行摆摊活动。活动一经发起,就得到了众多同学们的支持。许多同学在宣传摊位前驻足,倾听队员们的热心介绍,扫码加入活动群,在公益平台上传摄影作品,积攒爱心,助力爱心项目。截至活动结束,共计有两百余人参加了本活动,有效参与人数达一百余人次。

  活动结束后,队员陈暖说:“在筹备活动时,我们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同学愿意去了解并参加本次活动。这次活动的有效参与人数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我们很高兴有这么多同学愿意为高腊的孩子们捐助学习物资贡献一份力量。筹办活动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值得了!”

  跨越千里,笑语迎初见 

  7月,苏州大学青茶支教团的队员们和珙县高腊民族小学的近百名师生,在学校操场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青茶支教夏令营开营仪式。该校校长杨顺林上台致词,热情地欢迎苏州大学青茶支教团的到来。队员们纷纷上台进行自我介绍,随后入班和孩子们交流互动。孩子们积极踊跃地向队员们展示着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在纸上认真地写下描述自己的关键词,相互交流猜测对方的关键词,在互动中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

图为团队队员周柳和孩子们交流沟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心悦 供图

  青茶支教团还给孩子们上了一节职业规划课,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将来拥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队员陈安琪讲述了自己从四川来到苏州读书的经历。她告诉孩子们:“大家可以多去探索自己的兴趣点,奋发学习,走出大山,亲自去看看山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这次支教将孩子们按年龄分为高、中、低三个班级。每周的两节空课是支教团给他们进行作业辅导的时间。孩子们诉说学习困惑之处,拿出解答有困难的习题,队员们认真答疑解惑,给孩子们提供可行的解题方法指导。同时,团队还应校长所邀专门给五六年级的孩子进行英语指导。针对五六年级孩子英语基础薄弱的情况,队员们帮助他们梳理、巩固所学知识点,指导朗读、背诵、默写、对话等。“老师们的讲解都很细致,我不懂的几道数学题在老师讲过后都明白了。老师还给我找了几道类似的题目让我更加明白了这个知识点。”一位五年级的孩子在课业辅导课后激动地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每天下午,队员们分成三组开展家访活动,到孩子们家中实地走访,与家长、孩子面对面交流。队员们深入了解孩子们的家庭生活现状,倾听家长对孩子们的期望,并与孩子们交流理想愿望,畅想美好未来。

图为苏州大学青茶支教团团体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柳 供图

  多日支教生活后,支教团队员们感受颇深。队员董大硕在日记里写道:“‘让孩子们身居大山而阔步大江南北’是此行目的。这几天里,我见到了很多让我难忘的人。”他始终认为,扎根山区的教师是最伟大的。“相比较来说我们的生活简直是太辛福,受到的挫折太微不足道。关注山区里孩子们的教育,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我们一直在路上。”董大硕补充道。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