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西安8月21日电(通讯员 魏萌 郭思雨 巩雨卓 )2023年7月,西安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青’风迎党旗,半夏入乡情”实践队赴宁夏自治区银川市麻编非遗扶贫工坊和闽宁镇非遗工坊进行学习调研。
芒夏入银川,初访麻编园。
宁夏西海固地区,向来有“苦瘠甲天下”之称。这里的贫困村镇因为政府的政策引导,发展了部分畜牧业、葡萄酒产业等进行脱贫。因着特殊的种植地理环境以及文化底蕴,麻编非遗手工品也被引进村民家中,麻编与扶贫相结合走出了新时代非遗扶贫路。
为了解麻编为当地带来的影响。实践队来到银川市金凤区拜访宁夏自治区级麻编非遗传承人张璟老师。进入工坊后,映入眼帘的是麻编作品展示区,麻编背包、“丝路骆驼”、麻编收纳篮等琳琅满目的麻编工艺品让实践队队员们应接不暇。
在参观的过程中,张璟老师就一些基本情况向实践队队员们进行了简单介绍。张老师作为第四代麻编技艺的传承人,已经从事麻编技艺40余年。2017年,她被自治区文化厅认定为麻编技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这6年来,张璟老师与她创立的巴鸟麻编品牌,在这几年也做出了许多让人惊叹的成果,在非遗与扶贫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图为实践队在银川市金凤区麻编非遗工坊采访张璟老师。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魏萌 供图
谈论到麻编非遗扶贫事业刚刚起步时遇到的困难,张老师提到在2017年以前的移民村中,青壮年外出务工,村民多为老人、妇女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由于南部山区土地有限,他们又没有谋生的手艺,无法生存。2017年张璟老师真正深入了解这些移民村村民,试图将麻编技艺与扶贫辅车相依。她曾无数次往返家里和移民村,说明非遗扶贫的可实现性,开设麻编培训班且手把手教村民们各种编织手法,让村民们能通过自己的双手,足不出户的赚钱,实现“炕头经济”。
在张老师都以为一切快要水到渠成时,在2020年的冬天她又遇见了新的问题——疫情经济萧瑟导致村民订单减少。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文化传承人是因为热爱而编织,而村民们是要见到切实的经济效益。这便导致,在订单严重减少的情况下,村民会质疑非遗扶贫是否真的可行。可尽管如此,在2020年疫情时期项目惨淡时,张璟老师依旧为村民们接收订单,鼓励他们继续编织。最终坚持到疫情结束,麻编扶贫重新行稳走好。
日照月牙湖,非遗创新福。
在张璟老师的介绍下,实践队来到月牙湖乡麻编工坊走访参观村民工作。月牙湖乡也是属于原西海固地区的贫困乡村,主要是作为生产基地,收集存放村民的编织成品或半成品,是麻编产业链最基本的一环。
实践队在与村内主任进行对接后,在月牙湖乡滨河家园四村妇联主席虎海霞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月牙湖乡麻编工坊。
月牙湖乡有许多老人和残疾人进行着麻编的粗加工过程,根据实践队对负责人和村民的采访得知,当地村民在接受了简单的加工培训后,采取自愿的方式来到工坊或者居家对麻编进行这粗加工,工坊按件对麻编半成品给予经济回馈。这样的方式使得很多无法外出打工谋生的村民获得了一种谋生的手段。在此方式的推动下,不少家庭都得到了改善自身条件的机会,促进了当地乡村振兴。
在采访的过程中,80多岁任巧玲奶奶的故事深入人心,在她的人生中,十几岁便嫁给了她的丈夫,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这位老奶奶的丈夫从未让她管理过钱财。故而,她在之前从未见过钱。直到党的政策下来,她才真正走出了大山。在采访过程中,任奶奶一直在泪眼婆娑地感谢国家,感谢党的领导,让她真正见到了劳动带来的成果。
无论是任奶奶的采访还是后续与虎海霞女士的交流,都让队员们体会到了麻编这项工作其实带给村民的不仅仅是经济收入,更是一份自信,一份自我价值的实现。麻编不仅仅是富裕了村民的物质世界,更重要的是滋润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参观完工坊之后,队员们前往参观当地少年宫,与回村辅导大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孩子们辅导课业。课后,为他们讲述有关移民扶贫英模人物事迹,让当地孩子了解月牙湖乡的来历。之后与他们一起学习编结,亲身体验传承之不易,在绳子互相交错中,队员和小朋友们乐在其中。
图为实践队在月牙湖乡麻编工坊采访做工老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魏萌 供图
指间绘盛世,闽宁工坊觅。
7月21日,实践队来到闽宁镇原隆村。原隆村位于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北部,是永宁县最大的“十二五”生态移民安置村,同样聚集着大部分的留守妇女儿童,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
闽宁镇在非遗传承人刘亚明老师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贫困妇女和留守妇女、依靠“指尖技艺”发展“指尖经济”。实践队员们对闽宁镇扶贫工坊的手鞠球传承人刘亚明老师进行采访,在刘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非遗制作工坊的手工制作区域和参观展览区域,包括手鞠球、编结、剪纸等多个非遗手工品,并在非遗工坊中进行为期一天的学习。
从刘老师的讲解中,队员们深入了解手鞠球的发展历史、起源,制作方法。以及刘老师如何从数学系学者变为非遗工作者,来到宁夏原隆村创立非遗扶贫工坊,挨家挨户进行调研,掌握原隆村中散落的手工艺,教村民识字,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助力非遗传承扶贫的历程。
谈论到刘老师将非遗项目转换成“指间经济”的理念时,她说,古人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刘老师认为扶贫要先扶智,村民有了生存的手艺,叫扶智。他们的手艺带给他们经济收益后,他们建立起自信,叫扶志。扶志与扶志相结合,才能达到扶贫的效果。刘亚明老师始终将这点身体力行。她一直在教授村民技艺,帮助村民销售,给村民实现增收,将非遗手工与乡村振兴结合在一起,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民族韵味,给村民提供增收方式,缓解经济负担,带给村民自信。
图为实践队在闽宁镇扶贫工坊前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魏萌 供图
现如今这些非遗工艺品早已走出国门,远销海外。在国内,麻编、手鞠球和各类手工艺品也在各大城市打开了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在这次银川市的实地调研中,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不仅看到了非遗手工如何为脱贫攻坚强筋壮骨助力提速、如何成为了连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结,也感受到了非遗传承人对非遗的热爱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