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为了弘扬红色精神,学习红色文化,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红心向党”暑期志愿服务队来到东明县小井村进行走访实践。
东明县小井村新近落成了小井记忆纪念馆,馆里从红色收藏到民俗收藏,从敢为人先的分产到户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艰辛历程,每一件藏品都散发着历史的光泽。参观其间,队员们犹如穿越时空隧道,深切地感受到了小井人敢为人先的精神魅力。
图为“红心向党”团队参观小井记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许桐 徐硕 摄
在参观小井记忆的过程中,小井村人民1978年敢为天下先,率先开启“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场景浮现在眼前,使队员们不仅深刻感受到了小井人民敢于创造、敢于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更对小井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充满了敬畏之情。小井村的此次改革拉开中国农村改革大幕,农村发展进入快车道,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图为参观小井率先包产到户相关记载。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婷 摄
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学子,我不仅感叹于小井人民敢为人先的精神,更惊叹于小井人民努力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一排排的展览柜中收藏着老式织布机和陪伴了中国人几千年的碾、磨、碓、辘轳,这些形而下的器物,拟或形而上的习俗,散发着历史的底蕴,承载着小井人民几十年来奋斗的历程,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小井村改革发展的变迁。
重温改革,并不是为了自我陶醉,而是为了继续改革。重温改革,就是要从过往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中,唤醒最初的改革精神和记忆,汲取无尽的改革智慧和能量,汇集新的改革动力和共识。
40年多前,犹如“一声春雷”,“大包干精神”成就了小井村人民的梦。而小井村人民的梦就是广大农民的梦。如今,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繁荣发展、农民的全面小康依旧是全体国人包括农民的期待和追求。无论是融化户籍制度的坚冰,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还是打破城乡壁垒,促进生产生活要素的自由流动,抑或是加强新农村建设,让农民增收增产有尊严,根本出路都在于改革。
通过此次走访参观,队员们充分了解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易,学到了小井人民敢于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在小井精神的渲染下,我体会到了先辈们的敢于创造、敢于奋斗的精神。
图为旧时地契相关展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婷 摄
40年多后的今天,“大包干精神”同样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今日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压力和阻力都不同程度地增加,改革的空间和时间约束也都进一步增强。此外,改革要承载更高、更多元的民意诉求,啃硬骨头、打攻坚战……这一切,都呼唤锐意改革、大胆改革、创新改革和持久改革。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一百年由弱到强,涅槃凤凰;一百年斗转星移,地覆天翻;一百年筚路蓝缕,使命担当!栉风沐雨,朝乾夕惕;天道酬勤,力耕不欺。一百年脚踏实地,四十载春华秋实。泱泱华夏,血脉流淌五千载;莽莽神州,小井精神传古今。“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新一轮的改革中意气风发、放胆开拓,跑好全面小康和扶贫攻坚这场马拉松的最后一棒,或许就是对“小井精神”和改革峥嵘岁月的最好纪念。
前有古人,星光灿烂;后有我辈,群英堂堂。承前启后惟我辈,继往开来今更强。花朵婷婷,终究比不上果实累累。在此次学习参观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小井人民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中国人民艰辛的改革之路。
乘时代春风,在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新时代学子当秉承改革先锋的精神气质,为华夏繁荣接力献智我。时代选择了我们,我们亦应无愧今天,不负明天。(通讯员 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