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两百公里的路程,从十堰到襄阳,一路上我激动又忐忑。怀着这颗惴惴不安的心,抵达了襄阳市南漳县肖堰镇肖堰完全小学,只为兑现那个盛夏的约定……
初闻“三下乡”,是在大一刚进校时,“硒行”是我了解的第一支三下乡团队。吸引我的不是这个团队能给我带来多高的学分,而是“硒行”学姐提到大山里那群孩子时,那一脸的骄傲,双眼放出的光芒,和那神采奕奕的神情。与那群孩子生活得酸甜苦辣,通过学姐一字一句的描绘,栩栩如生地重现在我眼前,从那之后,“支教”便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中。
图为活动课时孩子们玩耍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薛佳 摄
2020年的一场疫情,阻挡了我去“支教”的脚步,在大二的这个暑假,我抓住了机会,像飞蛾扑火般,奔向了我向往已久的队伍——“硒行”。经过层层面试,层层选拔,我终于成为了“硒行志愿服务队完全小学总队”的一员。
5.12到5.19的募捐义卖,5.17的森林公园团建活动,5.20的卖花行动,5.27的宣传培训会,6.11的教学培训会……因为一群还未见面的孩子,一个共同的心愿理想,把我们这群素不相识的48人连接在一起。
“完全小学我们到咯……”思绪一下子拉回来,拖着重重的箱子,放眼望去,一栋教学楼、一栋宿舍楼、一个塑胶跑道的操场,这个被群山环抱的小学,就是我们未来三个星期的战场了。
收拾完东西,大家忍住来时的倦意,开会讨论第二天的课程安排。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缥缈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我在心底说道:肖堰镇,我终于来了。
图为课间休息时孩子们在操场聊天。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薛佳 摄
刚开始的几天,时间过得很慢。早上七点起床,晚上十一点睡觉,我的一天被稿件、推文、教案满满地填充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好像每天都一样,又好像不太一样。明明才过了四天,但我好像已经过了一个月。
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站在讲台,第一次听学生们对我喊老师好,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听到那一声声“老师好”“老师辛苦了”,我突然就领悟到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当他们用他们稚嫩的声音呼唤你时,渴望你能告诉他们这座小镇之外的风景时,我眼里的那些大山不再是美如画的风景,它更像一个无形的牢笼,阻挡了孩子们前行的脚步,但是它却关不住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想象。
他们纯净天真、不谙世事的眼神总让我心动,在这个嫩芽时期,他们遇到的每一个人,接受的每一种价值观,都将影响到他们的成长轨迹。短短的21天,我们并不能改变什么,我们能做的只有将来自外界的善意和美好带给他们,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保持童真。
结束一天的任务,大家的脸上都写满了疲倦,但是想到第二天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时,这一刻,我们已经忘了自己也是一名求学的大学生,而是完全代入进老师这个角色当中,积极备课整理教案,只为不辜负任何期待。
图为上课时孩子们正在认真听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薛佳 摄
肖堰的天,是独特的,即使晚上倾盆大雨,第二天也会晴空万里。就像这里的孩子一样,不管遇到了什么困难,第二天依旧会带着满脸笑意来到学校。老师又何尝不是呢?尽管一天的教学写稿,使我们疲惫不堪,但依旧会以积极不服输的态度去迎接明早的朝霞。
延伸的影子并排在路上,我想悄悄靠近你的影子,与你共同牵手漫步在这盛夏的晚风中。我们注视着这一时刻,幸福的时光也会满溢而出。微风摇晃着窗户,在夜晚轻轻地摇,不论怎样,我都会把我的笑容献给你们。我多想时间慢点,再慢点……(通讯员 周曙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