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我在舟山听见了海的声音

  作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遇见蔚蓝,重拾海洋之声”社会实践团的一名成员,在7月19日到7月23日期间,我有幸跟随团队一起前往浙江舟山的东沙古渔镇进行寻找非遗之旅,短短几天,让我收获良多。

  舟山是热烈浪漫的,不只有碧波荡漾的大海,规划整齐的田野乡村,还有街道旁一簇又一簇亮眼的花。舟山也是温柔坚定的,孕育着一群善良可爱的人,守护着一批珍贵美好的非遗文化。于是,我的海洋之旅由舟山开启。

  中国唯一的海岛古渔镇——东沙古渔镇,这里藏着淳朴和热情,没有商业气息的喧嚣吵闹,时光都缓缓流淌,留下岁月的痕迹。木制的老房子错落有致,房头门边都贴着一帆风顺的书法作品;摇椅上的老人伴着咿咿呀呀的戏曲声,昏昏欲睡;门前台阶坐着的邻居街坊操着舟山方言,就生活琐事聊得热火朝天;街头巷尾的孩子不惧日头毒辣,绕着小铜人嬉戏打闹。小小的渔镇就像是沉默伫立的老人,不言半语,却满脸慈爱地看着我们,守护着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儿的人。

?图为东沙古渔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丁苏婷 摄

  古镇的小巷深处坐落着蔡成世老师的渔民画工作室。说是工作室,其实更像是一个小型的画室。夏日的阳光早已到达,透过古木的窗沿,悄然停留,静静地翻阅着临窗小书桌上的渔民画册,似乎试图读懂画中的美好景象,画室也因此变得更加鲜活。

  一旁的的洗手池上也贴着渔民画装扮,画中的海浪鲨鱼应和着池中的流水,生动又可爱,充满了趣味。门前就是两张拼在一起的长条桌子,桌子上还有几道已经干透的颜料,堆满了各种型号的画笔和用来洗笔的小桶,琳琅满目。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蔡老师并不在画室。但画室里负责的阿姨很热心地跟我们说,蔡老师不在,画画工具什么的都在桌上嘛,你们可以自己体验一下,很有意思的。画室里吱呀吱呀的风扇吹得我们心痒痒,一行人就围着桌子坐下,挑了几只趁手的画笔,学着画册上的样子,细细描摹。虽然仅仅对着画册,我们不能琢磨透渔民画的真正奥秘,但是对着画册,小伙伴们一起低声讨论,在渔民画的世界里探寻,我们也能有所收获。这就是非遗文化的魅力,我们也慢慢地描绘出我们心中的的渔民生活。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渔民画馆一起体验渔民画的场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彭雷 摄

  白墙上贴的大大小小的渔民画作品熠熠生光,劈波斩浪的勇敢坚守,怡然自得的渔民生活,和捕鱼过后的丰收喜悦,我都仿佛身临其境。尤为特别的是,还有以疫情下的生活为题材的渔民画,讲述防疫人员的宣传工作;还有对未来的生活的畅想——五千年后的变化。我本以为我正处于与世隔绝的小镇村落,但这些充满社会气息的作品让我一下子就感受到:原来非遗并不是遥不可及,束之高阁的,它正在记录我们的故事,讲述我们的生活。

  更神奇的是,在后来几天的活动中我发现,渔民画好像融入了舟山这座城市,是最醒目的标识。图书馆贴的传统故事是渔民画的配图,街道上的文明标语是渔民画加文字,商店最显眼的文具也是渔民画衍生系列。如果说得更可爱一点就像是,舟山这座城市像一个母亲一样,向我们炫耀它最值得骄傲的孩子。

?图为渔民画馆的一角。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汪佳缘 摄

  我们的旅程是遇见蔚蓝,重拾海洋之声。在舟山,我看到了大海;在东沙古镇,我看到了渔民画。而在现在,我尝试用文字记录下那段旅程,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在遥远的东沙古镇,还有一群坚守在海边,默默传承着海洋之声的人。这一次,在浙江舟山,我真的遇见了蔚蓝,听见了海洋的声音。(通讯员 汪佳缘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