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从教愿为孺子牛,回首满是师生情

  甘为孺子育英才,克勤尽力细心裁。这是我走进支教地的真切感受。2022年7月8日, 我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全心全益”赴阜南县“赤橙青年”支教团的队员一同去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阜南县方集镇。十余个小时的车程里,有期许盼望,亦有焦躁急切,可所有的胡思乱想,在我下车呼吸到乡间才有的混杂着泥土芬芳的空气时全然消散了。步行至学校的那段路上,好似看见什么都是新奇的,那段路显得悠长又神秘,显然是把对未来支教生活里的期盼都融在这条清净的通往学校的羊肠小道上了。

  刚入校时,一行人便趴在教室窗前,看着整齐的课桌说着,明天这里就会坐满我们的学生了,走至校园一处便会传来一声“哇”,路过食堂时,一个队员说,我一直担心凉拌菜劳动实践课的场地这下解决了。当晚,我独坐在桌前,想象与学生们初次见面的场景,我如何向他们介绍自己呢?未来的时间里该怎样和他们相处呢?虽然这些疑问在我的课件里都有答案,可内心却仍有千丝万缕的放不下,总是希望明天可以快些到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盛夏的夜晚却是少有风的,只得默默细数等待天亮了。

图为第一堂课时学生正认真听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朱鑫玺 摄

  初见君时喜上眉梢,这是初次与学生见面时我的模样,激动夹杂着紧张。走上三尺讲台,看着端坐的学生,我便悄然的扎根在课堂上了。但不可避免的是课堂纪律问题,小声说话的,乱扔纸条的。第一节课后的我便一直回想着上课时的情景,到底如何改变我的教学方法才行,在慢慢的摸索中发现该严厉时应当有教师的严厉,该共情时可以成为学生的朋友倾听。正是在慢慢改变和摸索中,我的课堂越变越有氛围,课堂上探讨的问题也逐渐多了起来。

  仍记得在家乡特色课上我与学生们讲乡愁,他们问“到底什么才算是乡愁呢”,思索片刻,我与他们说:“当你有一天走出去了,最后又选择了回来,那时便真的懂了乡愁。”我想,在这片生养我们的土地上,接受过的教育,遇到的同学老师,都或是成为乡愁的那份寄托了,多年之后,仍记得那位虽然说着方言却上课十分认真的老师,谈论时依旧怀念,或许这便乡愁了。当我给这群孩子上课时,孩子们的眼睛里有着对未知的渴求,当我说到外面的世界,他们总会提出很多很多的问题,面对一个个求知的孩子,我逐渐明白我来这里支教的目的,尽我所能,传递一份知识给他们。

  十余天的支教,总有堂间满是笑春风。我大部分时间都和学生一起待在教室里,十天虽然短暂却是充实的,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快乐的。这十天里,我们抛开了死气沉沉的教学氛围,抛开了一如既往的课程内容,真正的在探索如何教,怎样教。在一次又一次与学生的悉心交谈中,了解彼此。

  除了欢笑亦有些许遗憾,有一个孩子常会在早晨的课上打瞌睡,在之后的谈话中他告诉我每天上学前先是帮家里干好农务然后来学校,那一刻,我眼中的他突然就长大了,看着微微低头的他,但我却不知怎么和他说更好些,后来的时间里我也经常找他聊天,只是我们约定着我走之前到他家去家访的计划没有实现。这是支教生活里最是遗憾的事情,现在仍是会回想到我与孩子的约定。

  悄然到来,匆匆而去,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原有的规划,并没有正式的告别,这段时间也是这群孩子成长故事中的微小片段,离行前最后一次课时学生还问道老师明年还来吗?答案还未告知便惜别了。我想正是没有挥手再见,才有望在更高的山峰与他们相遇。坐在返乡的列车上,看着窗外消逝的远方,带着支教时的温暖与感动进行前行下去。(通讯员 杜安)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