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实践里出真章,烟田里见振兴

  为深入了解农村地区家训文化与家庭教育情况,邵阳学院文学院“中国家训文化与乡村家庭教育”调查研究团于7月6日来到了邵阳市新宁县巡田乡花田村进行调查研究。

图为调研团走访调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钟罗骏杰 摄

  一路上,我们欣赏着美丽的田园景色。经过花田村,路边绿树成荫,空气清新,让我们心神愉悦。轻风吹着路边的禾野荡起阵阵波澜,将夏日炎热的气息也一同吹散。夏日的蝉在树丫上发出阵阵鸣叫,我们来到了新宁县花田村。我第一次认识到了烟草烟叶的生产,通过参观考察花田村中烟叶烘烤生产机器的变化,与了解到村民们通过种植烟草来走上富裕。丰富了我对乡村的实践理解。

  对于花田村的村民来说,乡村振兴带来了什么?烟草的种植又带来了什么?上个世纪80年代邵阳市新宁县开始种植烟叶,对于当时的花田村来说,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机遇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呢?在我看来,花田村的村民是勇敢果断的,在花田村村委会的带领之下,村民将旱地规划出一千余亩烟叶,到目前为止,全村已有800户以上的土地流转后在进行烟叶的种植。

图为花田村村民处理烟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周 摄

  实践中才能出真章,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在调研访谈过程中,我眼中的花田村村民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勤劳。勤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人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精神美德,是花田村父母长辈用身体力行来给孩子们上的一趟家庭教育课。在花田村我如同上了一堂劳动教育课,在采访时,村民们都是一边劳作,一边与我们来交谈,或者在采访完毕后立马投身于田间的劳作当中。我感受到了农村的经济发展都是农民依靠自身的辛勤汗水与努力一步步实现的。农村的振兴源自农民、依靠农民、反馈农民。在农村的社会调查中,我认识到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劳动者的耕耘努力,需要靠劳动筑就、靠劳动者创造。“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实践才能出真章,农村的振兴是农民劳动者一滴滴的汗水浇灌出的实践创新之路。

图为花田村种植花卉。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阳 摄

  烟田里见证乡村的振兴,通过走访与调查,我了解到花田村依靠着烟叶实现了150户贫困户的脱贫,现在的花田村。依靠着烟叶实现乡村进一步的产业振兴。采访花田村老干部时,他一直在看时间,是因为临近傍晚,气温降低,正是收割烟叶的好时机。夏日当头,当我行走于田地。这使我真正的了解、理解农民。这正是一个丰收的好季节,是能够为村民带来喜悦的时节,土地是农民大众的寄托,是农民大众的家园。只有真正奔走于这亩亩田地之间的人,才能够懂得这土地的魅力。每次完成半天的采访,我们调研团都会共同讨论今天所遇到的情况,一次次的讨论也让我更加了解到当代农村发展的特点。

  花田村抓住了时机,但正在努力抓稳这样一个时机。我认识到这正是一个乡村振兴的浪潮,而花田村正是一个“弄潮儿”,每个人都要为着一份振兴出力,建设美丽乡村。但在这一次走访之中,我也发现了花田村现如今所面临的问题,乡村振兴之下,人才的振兴并没有响应其中,村中的发展面临着不断持续的困境,外界真正有能力的人并不能深入乡村,带领乡村。

  我认为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不应当在乡村发展过程中置身事外,而是要以社会主人翁的心态,客观真实的面对,主动承担起振兴乡村的责任,不应该把城市发展和乡村发展割裂开,需要用全面的眼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胸怀去包容,不断提升自身的各项技能,积极主动的投身于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用自己的能力为乡村振兴这座高楼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到的是,在革命先辈就认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一个观点,我们深入农村深入了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切身感受到了乡村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振兴道路上同样面临着困难,农村工作者要要不断都动员社会的力量,扶摇直上见振兴!(通讯员 肖亮)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