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报告厅 >> 正文

高校"突发性贫困"大学生帮扶措施调查报告

  报告题目:高校"突发性贫困"大学生帮扶措施调查报告

  所在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

  报告作者:池家飞 、鲁竞超

 

  摘要: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但就是在此社会经济显著提升的时代背景下,仍然存在着不计其数的贫困问题。自2010年起,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尽管能够给此类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帮助,但是对于“突发性贫困”的在校大学生,其效果甚微。为趋利避害,部分高校内开始实行在校大学生“突发性贫困”帮扶措施,该措施意在能够精准到位、全面地解决在校大学生的突发性贫困问题。

  关键词:时间节点;效果甚微;趋利避害;突发性贫困

 

  一、引言 

  让每一位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实现人生梦想,既关系着千家万户,也关系着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突发性贫困”是指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严重困难的家庭。例如,因事故原因,原本幸福的一家人变得负债累累,更严重的会导致家破人亡,这将使得整个家庭陷入经济困难的局面。在此局面下,当局者因承受重大压力而无法正确处理相应的存折。

  高校在提供本校贫困助学金的同时,更是将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作为此类人群的不懈努力学习的实质性结果。但是,上述人群绝大多数专指贫困且成绩优异的在校大学生。而对于部分高校所设立“突发性贫困”帮扶措施而言,人群针对性有了明显的大幅度的发散。

  该措施的实行可使得遭受突发情况的大学生能够在经济方面得到一定的稳定和缓解,另外,该方式也实现了在校设置心理辅导站,对因此类突发性情况的发生而产生心理阴影的人群进行疏导和调解。

  二、对象和方式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20年八月,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大学生人数为1561万多,其中贫困生405万人,约占总人数的26%,但截至去年底,在校大学生中获得助学贷款的学生仅占在校生的14.6%。也就是说还有约178万大学生“该贷而未贷”,国家助学贷款提供总量与实际需求间还存在缺口。这也就是说明我国的贫困生补助措施仍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突发性贫困的措施对于大学生突发性贫困事件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调查对象

  针对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学生,随机抽查300名同学采用问卷星线上调查的方式,对突发性贫困问题进行调查。在取得有效结果后发现,其中,男生人数占35.4%,女生人数占64.6%。

  (三)调查方式

  1.问卷星线上调查:通过校园公众号、官方微博等互联网模式将问卷星调查问卷发放范围扩大,使得调查的结果能够更加有效。

  2.线下调查:将问卷星调查问卷以纸质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宣传应对贫困大学生突发性措施的优越性,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了解到此行为的益处,从而对在校突发性贫困大学生的生活提供直接了当的解决模式。

  三、调查目的 

  “助学金”,顾名思义,是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并非是一种面向广大家庭条件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奖励方式。通过对家庭困难的同学发放助学金进一步激励在校大学生努力学习。

  本次对“突发性”贫困大学生帮扶措施的调查,希望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了解高校对于家庭遭遇突发性贫困的帮扶措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国家给予我们的一份关心和关怀。

  同时,突发性贫困补助措施也很大程度地为学生父母减轻了负担,帮助了一个又一个家庭,让大学生更有动力去学习,并能让学生全心投入学习之中。让他们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高标准要求自己,妥善处理学习和业余活动之间的关系,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更能使他们全面发展。

  四、调查结果 

  (一)高校申请“突发性”贫困补助较少的原因分析

  1.在校大学生自身原因:在校大学生自主能力相较于中学时期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在大学生活中,学生对于贫困申请有了一定的犹豫,在申请贫困补助的学生中,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此类行为会有损自己的“颜面”。在一定程度而言,“突发性”贫困会带给宁愿继续承受突发事件所造成的经济困难,也不愿意去申请此类助学金。

  2.了解该类助学金的人数较少。在校大学生对于高校“突发性贫困”大学生帮扶措施的认识不到位,仅仅认识到在校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较为平常的助学金。

  3.助学金规定建设不完善。自2017年12月,湖北省教育厅开展推进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起,各高校对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的标准化日益重视,但是在各高校的现实中,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在资金、场所等资源的限制下,更是难以与标准化建设的要求相衡量。这将给在校大学生申请突发性贫困助学金带来极大的影响。


 在校心理状态与人际关系的差异分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鲁竞超 制图

  ?注:通过采用问卷星线上调研,了解到在校大学生心理之所以能够产生负面情绪,在学业状况、人际关系、性格影响等方面都存在的一定的影响原因。

  例如在学业状况方面存在问题的在校学生,人际关系并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但相较于人际关系存在问题的大学生,在好朋友这方面,在班级共50人的调查问卷中,有较多好朋友的人数仍然是屈指可数,比例为2%,因此,在校大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中,人际关系方面占据着最重要的一块。

  五、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 

  (一) “突发性”贫困学生资格认定存在着问题

  在评定“突发性”贫困的学生的工作中,由于评定的时间短,不能很好地深入调查申请困难资助学生的家庭情况,以至于存在少部分用着几千块钱的时尚手机,穿着名牌服饰,隔三差五就大吃大喝的“公子哥”、大小姐”凭借着自己买来的人气入选“突发性”贫困的行列来冒充贫困生的现象,使得那些家庭经济真正“突发性”贫困的学生得不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帮助和扶持;

  还有一些家庭经济虽然“突发性”贫困,而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修养并不高的学生也会获得“突发性”贫困补助,但他们的补助不是被用在学习上的而是被用来挥霍。

  (二)现行的资金拨付和管理使用存在着问题

  例如资金不能及时分发到受助的学生手中;拨付的资金数额较少;不能全程监督管理资助金的使用情况。
(三)各学院落实“突发性”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出现的问题及潜在的矛盾。

  出现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突发性”贫困申请不能全部辨别其真实性,不能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实地考察;不能杜绝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拉票的现象,同时也不能保证受资助的学生将“突发性”贫困补助完全用于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资助的总投入不足,资助的覆盖面较窄;

  资助的标准较低潜在的矛盾:在选择是否给予学生资助时除了考虑学生的家庭经济是否困难之外是否还应该考虑该生的学习情况;有些被选为“突发性”贫困的学生对于自己受国家和社会的资助的情况心理产生消极的情绪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感觉自己会因为这样而被别人嘲笑的不正确的思想。

  注:通过对在校100名申请突发性贫困大学生补助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对于此类补助知道的不是很多,甚至有的只是在碰运气,而在申请补助的在校大学生中,有较多的同学是通过在校政策了解到“突发性贫困”的补助措施,由此可见,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于在校大学生贫困的帮扶措施正在日趋完善。

  (四)现阶段急需解决的、制约学生资助政策实施的其他深层次问题和矛盾

  大学生诚信、感恩、自立自强意识的缺失,有些学生产生的“等、靠、要”的不良思想;如何确保资金能够真正用在“突发性”贫困的学生身上;如何加强受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何真正做到认定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如何使更多的“突发性”贫困的学生享受到国家的资助;如何从制度上建立健全助学贷款.体制;如何提高社会和学校的认识。

  六、措施及建议 

  为保证被资助学生的资金能够:准确落实,确保他们能够正常上学,完成学业,可采取的“突发性”贫困的学生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注:通过在校大学生突发性贫困的100名学生进行调查报告后,发现有15.3%的大学生需要的是得到精神的安慰,而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60.7%的在校大学生希望的是得到物质上的支持。而在人际交往和学业帮助所需求的在校大学生比例较少。

  (一)建立动态资助手段

  学校有关负责人应关注学生家庭及生活状况的动态发展,及时调整学生资助的方向,把资助适时落实到每一位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手中,杜绝“等明年或下一批再资助”的资助方式。

  (二)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心理健康的教育

  可开展“自立自强”等主题活动,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或勤工俭学,提高“突发性”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受资助学生对助学金的依赖心理。

  (三)建立监督小组

  建立自己的监督小组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同时加大对“假困生”的惩罚力度,给那些以恶劣的行为获取助学金的学生以深刻的教训。

  (四)认真做好通知工作

  将“突发性”贫困生获得补助的情况通知家长,真正缓解其突发性经济压力。将受资助学生名单进行张贴,加大“突发性”贫困生评选工作的透明度,杜绝班级评选中的随意性。

  七、结语 

  “突发性贫困”资助工作是体现党和政府关怀的民心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细致耐心地做好各项工作,力争精益求精。为改变每个“突发性贫困”家庭孩子的命运做出应有的贡献。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有“突发性贫困”生的信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到有据可查,笔笔落实。

 

  参考文献 

  [1]樊有镇,杨梦婷.从资助选择探索“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的高校资助策略——以湖北X职业学院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41(04):34-41.

  [2]麦苏代·穆赫塔尔.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现状及创新途径[J].大陆桥视野,2021(08):109-110.

  [3]石曼.高校贫困大学生精准资助育人工作路径初探[J].时代报告,2021(07):140-141.

  [4]段玉青.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资助育人实效性的路径微探[J].营销界,2021(20):93-94.

  [5]陈虹,于德君.资助育人视阈下高校贫困大学生获得感提升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8):83-84.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