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追逐足迹,感召青春指引前进

  2022年7月18日至20日,贵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 “学思践悟‘医’路行”志愿服务队于织金县及化屋村开展为期3天的“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社会实践活动。

  7月18日,医学影像学院党委书记李雪梅、正处级组织员李兴等与志愿队一行前往目的地开展实践活动。

  惠民义诊织金行 

  到达目的地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老师带领志愿队同学在织金县人民医院设点进行义诊,志愿者通过发放甲亢宣传单页等方式开展健康知识宣传,义诊现场,医务教师团队、志愿服务队针对每位咨询者的不同身体状况,详细解答疑惑,提出治疗建议和健康指导。此此义诊活动将医学健康知识融入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之中,为广大群众牢建立起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

图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师为咨询者提供健康指导。金岑 供图
图为志愿队成员向群众普及甲亢知识及预防措施。 彭甜 供图

  入户宣讲普医知 

  伴随着逐渐升高的气温,实践队来到化屋村进行精准入户,进入化屋村居民家中宣传高血压,手足口病,静脉曲张等常见疾病并普及相应的预防措施,积极发放相关医疗资料,引导当地居民提高对疾病预防的重视。宣传同时,志愿队开展赠药活动,药品种类丰富,其中包括藿香正气水,风油精,创可贴等家中常备药,带队老师及志愿队成员指导村民正确规范用药,从而避免药物的滥用,误用。入户的过程不仅仅是健康知识的宣传与药物的简单搬运赠送,更是健康安全与规范用药的统一,在利民惠民的活动中践行医学生的青春誓言。

图为志愿队成员为当地居民发放药物并指导用药。 陈宇杨 供图

  美好生活黄粑酿 

  7月19日上午,志愿者们大步走在柏油路上,每家每户张灯结彩,从前的瓦顶木房早已换成了特色的小别墅,眼前的小村,从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落到如今富集特色小别墅的幸福点。来到化屋村赵玉学先生家中,全家人脸上洋溢着新时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年多来,在党中央的政策扶持下,赵玉学家依托化屋村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特色民族文化开起了农家乐,地道的农家饭和手工制作的黄粑在附近小有名气。志愿队在其家中品尝了手工黄粑,一起倾听他们对于政策扶贫的感恩以及对于新生活的美好憧憬。志愿队望着周围险要山势下蜿蜒的公路,对乡村振兴政策下,从“手扒岩”出行到吃“旅游饭”致富的巨大转变有了更直观而深刻的体会。

图为志愿队成员在村民赵玉先家中品尝当地手工黄粑。 陈琳灵 供图

  苗绣谱写致富篇 

  7月19日下午,实践队来到当地的扶贫车间,参观学习当地的特色苗绣,车间工作人员多为当地居民,新兴的扶贫产业为他们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大提高了基本收入,大家纷纷表示到如今不仅仅是脱贫,大家卯足劲地奔小康。村民们一针一线绣出来的苗绣产品在继承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过程中为扶贫产业、乡村振兴作出贡献,因此得到越来越多人的“点赞”,也成为特色产业扶贫的响亮名片之一。了解和实践了当地特色刺绣的手工制造后,队员们更加理解了乡村振兴产业下的“产业兴则乡村兴”,直观感受到通过发现当地特色产业带动致富后而带来的蓬勃生机。

?图为化屋村居民为志愿队成员介绍当地的特色苗绣。 陈宇杨 供图

  绿水青山不负人 

  7月20日,志愿队顺着蜿蜒的小路下行,来到化屋村码头,眼前乌江生态治理和水质改善的生态治理成果深刻地反映着“绿水清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志愿队员们在此看到了沿岸停泊的游船快艇和铜鼓广场上载歌载舞的村民,近距离地感受脱贫过后村民们焕然一新的生活。踏上乌江百里画廊观景台,目光所至,皆为祖国的大好河山,碧水蓝天。大自然的妙笔描绘出脱贫致富后的山水图,来回的游船连接上新发展的道路。在乡村振兴政策的引领下、无数扶贫干部的贡献中,以化屋村为代表的若干小村走出了大山,当地群众在接续奋斗中向幸福生活进发,实现脱贫致富的故事正如一幅百里画廊永远的留在了乌江沿岸。

图为志愿队成员实地调研化屋村乡村振兴成果,于乌江百里画廊观景台合照。金岑 供图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