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景德镇9月21日电(通讯员 徐观娣 万迎美 骆依婷)为体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8月21日至24日,景德镇陶瓷大学校报记者团“以融媒之笔,绘红色记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赴景德镇乐平众埠镇南界首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先后参观了红十军建军旧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南界首村党群服务中心等地,聚焦当地红色文化发展,开展广泛的调研,深刻了解当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乘车缓缓驶入南界首村,宽敞平坦的进村路为一路的兼程宣告尾声,道路两侧行道树郁郁葱葱,三两村民歇息于树阴处,人影树影交织成一片。在南界首村驻村第一书记丰建文的指引下,队员们来到了此行第一站——红十军建军旧址。
图为队员们近距离接触红十军旧址陈列物。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沈佳杰 摄
南界首村是红十军的诞生地。1930年7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在乐平众埠镇南界首村正式宣告成立。这支革命军事力量由方志敏、邵式平、周建屏、黄道等革命先辈创建和领导,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主力红军。旧址内陈列了有关红十军建军的照片、图表等珍贵的历史资料,反映了红十军为创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保卫中央苏区和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战略大转移,推动全民族的抗战和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光辉历程。2001年,红十军建军旧址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在讲解员张凤芹的带领下,实践队走进位于老街中心的马氏宗祠,粉墙黛瓦,飞檐翘角,推开古旧的大门,一个个老物件,一张张旧照片,展柜里锈迹斑斑的刀、枪、泛黄的纸张,一段段厚重的历史在张凤芹的口中娓娓道来……“作为党员,也是基层干部,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而且讲解员的工作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家乡的红色文化,也是我为家乡发展所能做的一些事情。”数年间,张凤芹一直坚守在岗位,在担任讲解员之余,她还会利用直播、短视频讲述界首红色故事、传扬界首红色精神。她认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给本村红色文化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为南界首村在新时期传承红色文化、坚持红色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图为队员们随讲解员一同朗读。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傅炜 摄
参观结束后,队员们深情朗读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摘录,以此缅怀先烈,致以敬意。方志敏的事迹使队员们对爱国、清贫、奉献的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离开马氏宗祠,丰建文向大家介绍周边的墙绘。抬眼望去,阳光透过树叶在墙上落下斑驳,墙面绘有红十军冲锋陷阵的场景……不久,便来到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党支部书记马平已在此等候多时。南界首村红色文化如何传承、未来如何规划一直是马平心头的牵挂,“南界首村村委会一直重视村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改善以及村民红色思想意识的提升,大力传承与发扬方志敏刻苦与清贫的红色文化精神。”他提到,村委会成员经常通过朋友圈、公众号等平台宣传南界首村的红色文化,努力宣传与弘扬当地红色文化、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丰建文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以前的南界首村。自红十军建军陈列馆建立以来,南界首村也积极建设农家乐餐饮、生态观光园、休闲旅游等多种业态,努力走出了一条文农旅“三位一体”、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路。迄今为止,已有大约30万人次来到这参观旅游,村干部也会在闲暇之余发布短视频,向外界宣传南界首村,南界首村围绕红色文化内涵,致力于以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助力红色文化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在这建设过程中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但我们乐在其中呀。”丰建文这样回答道。
老党员是党史的“活字典”,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实践队前往党员马水良的家中探访,步入屋中,墙上挂着他的青葱岁月。马水良自1974年入党,曾入伍六年,担任过三十多年的村支部书记和二十多年的人大代表,一直对党的建设和国家的富强感到骄傲与自豪。经常通过学习强国了解时政热点的他,用朴实的家乡话为团队讲述了红十军革命事迹,让实践队感慨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图为实践队队员采访南届首村村民,就村庄发展变化等问题进行调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惠娟 摄
在调研过程中村民胡礼江向实践队谈到,村民们十分乐意为家乡传播红色文化,每当游客问起红十军故事时,他们都会热情地讲述。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用短视频分享南界首村的生活,充分的展现南界首村的精神风采。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在红十军烈士纪念碑前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沈佳杰 摄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让实践队更进一步了解到乡村发展路径,队员们纷纷表示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也定要学好专业知识,立足自身领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勇于担当起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