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三下乡新闻 >> 正文

土地改革政策振兴

  中国青年网襄阳2月27日电(通讯员 高超)2月15日,是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赴湖北宜城寒假实践支队实践的第二天。支队成员通过探访宜城各市直机关,从顶层设计方面了解到宜城的城市规划,土地改革政策,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方法,及相关基层设施的建设配置情况。

  上午,实践支队成员们来到了宜城市规划局,规划局有关领导向同学们介绍了宜城市的城乡总体规划(2017-2035)。

  图为支队成员与规划局领导展开座谈。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程景岱 摄

  首先规划局领导向我们介绍了宜城概况。宜城位于襄十随产业发展轴与襄荆发展轴交汇处南部,发展有汽车配件、农副产品加工工业等产业,且具有“两山夹平原、一江伴宜城”的地理条件。基于此概况,宜城市将城市的发展目标定为“千亿级工业强市、人本化宜居名城”。

  随后,规划局领导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宜城的发展规划。宜城规划打造一个集中建设区、四个重点镇、五个一般镇,整合各域实际条件,形成“一极、八区、九园、多点”的城乡产业发展空间结构,构筑汉江生态经济带。另外不断完善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网络,打造襄宜交通一体化,更好地服务宜城发展。

  最后,规划局领导向我们展示了宜城城区的发展规划。通过“东限南控,西优北拓”的发展策略,形成“一心一带两轴,一江一湖多区”城市空间布局,从而形成功能完善、多元合理的幸福美丽城区。

  在听完了规划局领导的介绍后,多位同学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向规划局领导进行了请教,大家纷纷从宜城因地制宜的发展规划中更深刻地了解到了宜城的现状,也看到了宜城的美好明天。

  图为支队成员在规划局前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程景岱 摄

  在规划局从宏观上了解完宜城市的城市建设规划之后,实践支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又来到了宜城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受到了住建局领导周局长、李科长与叶主任的热情接待。

  在与住建局领导的座谈会上,支队队长高超同学向各位领导介绍了支队的成员构成以及此次实践之行的预期目标。而后周局长向支队介绍了2019年住建局的主要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道路雨污分流改造任务。为了治理老浆沟水体黑臭问题,住建局承担宜城市22条道路的雨污分流改造任务,目前已经完成了前期的设计工作,只待实际施工工作的展开。

  2.供水厂扩建任务。宜城市原有供水厂供水能力是5万吨/日,已无法满足城市的用水需求,拟将其扩大到10万吨/日,满足现在至未来10年城区及周边村镇的生活及工业用水需求。

  3.棚户区改造任务。2019年住建局拟完成2000户棚户居民的改造任务,并建成3个公租房小区来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

  4.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任务。因地制宜,因乡施策:在污水产生量高于1000吨/天的乡镇建设污水处理厂,低于1000吨/天的乡镇则建设污水处理站,利用生物膜处理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

  此外,领导们还向我们分享了住建局实际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包括在棚户区改造与地产开发方面,政府的拆迁补贴政策与群众的理想条件有一定的落差,给拆迁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乡镇污水设施建设方面,宜城市乡镇污水处理厂存在污水量达不到预期设计流量的问题;专业对口人才极度缺乏,现有人员不能满足相关领域的专业技能要求。领导们欢迎广大学子来宜城发挥所长,为宜城建设添砖加瓦。

  图为支队成员与住建局领导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程景岱 摄

  下午,实践支队来到宜城市国土资源局和新型城镇化改革办公室进行座谈,座谈会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宜城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两大主题展开。

  新型城镇,宜城先行

  发改委王局长向我们介绍了宜城市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开展概况。2014年,宜城市被列为国家首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宜城市新型城镇化工作以“做实,做新,做大”为目标,以“一个核心,两个关键,三个自主选择,四个并重”为思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户籍制度改革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关键;市民自主选择户籍身份、迁移地点、社保类型;城镇与农村并重,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并重,阔面与体质并重,项目支撑与项目支持并重)。目前,宜城市已经在居住证申领制度、诊疗结算制度、住房保障制度、城乡低保制度、农村土地制度五个方面进行了创新。2017年底,宜城市新型城镇化基本实现了农业转移人口实名化分担机制、探索创新新型城镇化投融资机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农业现代化推进,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的中期评估。

  支队成员针对王局长的介绍针对性提出了系列的问题,如对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空心村”现象的疑问,对此王局长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表示会通过发展潜力调查对村庄进行分类,部分村庄的消亡是无法避免的。

  图为支队座谈会现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程景岱 摄

  土地改革,助推振兴

  国土资源局陈局长为支队成员详细介绍宜城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情况。宜城作为湖北省唯一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经过三年多的改革,成效明显。陈局长谈到,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产业兴旺,而产业的发展以土地为平台。土地制度改革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

  一、“求实创新做好试点”

  深入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自2015年3月被确定为试点城市以来,经过近4年的改革,宜城宅基地制度改革实现了对全市198个行政村的“全覆盖”,并颁发宅基地“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书78004本。从宅基地权益分配和实现方式细化宅基地制度改革。(用村人均耕地面积倒算确定宅基地面积标准,对超占部分推行阶梯式有偿使用,多渠道畅通宅基地流转,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现形式,落实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放活宅基地使用权。)

  全力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完善入市主体、确定入市方式、构建市镇两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服务平台。

  扎实推行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土地征收程序,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多元化的保障机制。

  二、“不就改革谈改革”

  推行改革应具有联系思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宜城农村治理遵循先自治、再德治、最后法制的顺序。充分发挥各村集体的农业特色优势,重视环境治理,弥补短板,形成完整产业链。

  三、“共享改革成果”

  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是让全体宜城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完善集体性建设用地入市后续配套措施,建立征地农民多元化保障机制,居住在聚居区的“上楼”农民每户享有2分田,为民考虑,真正将改革成果惠及人民。

  一下午的座谈里,陈局长对基层的种种情况娓娓道来,给支队成员们上了一堂丰富的政策讲解课、基层理论课,支队成员们都收获颇丰。

  

责任编辑:耿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