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以赤诚之心 开志愿之花

  忙碌了一整天,又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打开电脑,大脑像放电影一样回忆着这些天的点点滴滴,短暂的思绪过后,在电脑上敲下这些斑斑驳驳的感叹。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由于自己此前从未进行过支教,所以在开始这个夏天的支教生活之前,我对其充满了想象。一想到支教,孩子们跋涉十几里山路去上学的画面就会跳到我的眼前,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笑脸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也听上一届的志愿者谈起宜宾以及那里的孩子们,大山深处的神秘,村民们的纯朴热情,孩子们渴望知识的双眸,关于那里的一切我都觉得是那么美好。我心中充满了好奇以及向往。

  虽然这个夏天疫情又再次严峻起来,国内疫情又再次反弹,但我们仍克服重重困难,在经历三次的培训以及多次的磨练之后,最终全员按时安全抵达了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的支教地点。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为了那个积藏已久的支教梦,为了履行和孩子们的约定,我们不怕困难,我们战胜困难,只为能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脸庞。

图为重建后的双河镇,大街上非常热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储勤爽 摄

  实地走访,探查情况 

  在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7月14日,我们跟随负责人的脚步,对双河镇进行了一个大致的走访参观。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的双河镇是凉糕文化之地,千年葡萄井之乡,这里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底蕴非常浓厚,在参观了葡萄井以及品尝了当地的特产凉糕之后,我们由衷的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和淳朴好客,他们是那么的亲切。

  2019年宜宾长宁大地震的破坏,再加上2020年新冠疫情的肆掠,给双河镇的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失。但灾难过后的人们并没有对生活失去希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们积极乐观,勇于面对困难,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为家乡添砖加瓦。双河镇在他们的努力下,正在慢慢回归正常,又再次焕发生机与活力。

  下午我们又再次踏上征途,前往位于介湖村的支教点。到达目的地之后,负责人跟我们提到,该支教点同时也是四川省重点项目“童伴之家”的项目地点,该项目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儿童关爱项目,开拓创新通过建立“一个人、一个家、一条纽带”的模式,以“童伴妈妈”为抓手,以“童伴之家”为平台,旨在帮助留守儿童,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的生活带去温暖,让他们感受到温情和善意,打通了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最后一公里”。

  经过大致的参观,我们了解到该支教点的物资比较齐全,基础设施基本上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我们也从负责人那里收集到一些关于孩子的消息,大多数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回一次家,但孩子们都很独立,他们在家都很懂事,主动帮爷爷奶奶分担一些家务。

  听完负责人的介绍,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农村孩子,自己也有留守儿童的经历,但处境远没有他们这样糟糕,虽然深处在大山深处,常年见不到父母,但他们没有哀怨,没有彷徨,对生活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始终热爱生活,拥抱苦难,活出自己的人生风范。

图为老师正在给孩子们上语文课,孩子们都很认真地在看着视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储勤爽 摄

  正式上课,收获感动 

  早上我们一到支教地点,孩子们便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向我们问好。由于此前我们已经和全体学生举行了见面大会,所以正式的支教活动进行的较为顺利。第一节课是作业辅导,孩子们各自拿出自己的暑假作业,老师则负责在同学们之间走动,为同学们解答疑难问题。后面三节课是我们为孩子们安排的趣味课堂,同学们都很配合老师,跟随老师的节奏一起学习新知识,享受快乐,收获乐趣。

  在点人回答问题时,一些同学略显羞怯,说话声音比较小,老师便和同学们一起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答案,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共同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虽然每天的上课时间只有上午,但我们依然收获了许多感动,有孩子们主动向老师打招呼的感动,孩子们自觉配合老师的感动,被孩子们信任的感动……这些感动,莫不是对我们每天上课给予的最大的慰藉。

图为老师正在指导孩子们做手工,孩子们都很认真,小组内互相协助。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储勤爽 摄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我会时刻牢记自己作为一名志愿者的责任,以赤诚之心,开出灿烂的志愿之花。这个夏天,风遇见云,荧光遇见星光,而我遇见了这群孩子,感谢在这个夏天的相遇,我会珍惜并铭记这个属于我们的夏天。(通讯员 储勤爽)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