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鲜衣怒马少年行

  2022年暑期,我加入了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逐光计划-校外辅导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怀揣着一颗热忱的心,我们奔赴宜宾南溪开展乡村振兴志愿活动。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听闻少年二字,应与平庸相斥。因此,在大学生活已经过半的时段,我选择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奔赴另一场山海,给我贫瘠的青春添彩上色。

  这是我们青春最绚丽的一章。

  在路上,我见识了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波澜壮阔,领略了衣冠简朴古风存的风土人情,感悟了疏篱曲径田家小的乡土风情。却不曾想这一处处赏心悦目风景之下却隐藏着另一番面貌。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社区老人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秀美 供图

  步履蹒跚的老人,渴望远方的孩童,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群……这些特殊群体在乡村是非常常见的,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眼睛大大的、穿着印花绿色小裙子的小女孩,她是一个人来的,来了之后静静地坐在座位上,认真的听我们讲,许是“莫比乌斯环”魅力吧,她虽然人小小的,但是却格外认真地沉浸在制作的过程中。虽然我们不能改变这些群体的人数,但我们可以尽可能地给他们带去关爱,宣传和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这些特殊群体,让更多的人愿意为他们发声,让他们荒凉的世界里萌芽出一朵小小的花朵。

图为实践团成员教学留守儿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秀美 供图

  这是我们青春最美丽的一章。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你可能并不相信画一幅画有如此刻骨铭心的感受,它像是梦境一般的不可实现,但在南溪,我有幸遇到显影画发明人郭道明老师、中国布贴画第一人李治老师、民间根雕艺术家郭厉奎老师,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仿佛能体味到他们的感情所以,艺术像是一封心灵的书信,那不仅仅是一个作品,更代表的是一个人的心灵、品质。

  我见识了显影画、布贴画、根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风貌,不着丝毫墨色,也能“画”出写意山水,在大片荷叶衬托下,粉色的荷花亭亭玉立而黑色背景下的梅花和雪花,则显得晶莹剔透;一块块颜色各异的布剪切出一幅幅精妙绝伦的画作,真不愧为妙“布”可言;各种各样的树根在精雕细磨下呈现出不一样的形状,主要展现的自然之形、自然之美,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

  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底蕴才孕育出这各种各样的非物质文化,但是随着科技高速发展,在今天,他们的身影已经慢慢地在淡出我们的视线。为了让这些文化不随着历史的洪流逐渐消散,当代青年应有自己的使命与担当,肩负起宣传与传承这些优秀文化的责任。

图为郭道明老师向实践团成员吹奏哈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秀美 供图

  这是我们青春最沸腾的一章。

  在途中,我们走过朱德故居,重回那个战争纷飞的年代,感受朱德将军的喜怒哀乐,我们还走过赵一曼故居,感悟赵一曼先生的拳拳爱国之心……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光,发一份热。”中国的革命先辈们完美的诠释的这一句话。

  他们用他们的汗水、他们的青春、乃至他们的生命,为中华民族之崛起、为中华民族之强大贡献了自己的一切,我们当代青年也应学习先辈精神,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鲜衣怒马,正当年少。青春是青山平原万里,跳跃着燃烧张狂的火苗,而祖国是那不曾停歇的风,风不止,火不熄。

图为实践团成员到达宜宾市朱德旧居陈列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秀美 供图

  “鲜衣怒马少年行,不负韶华行且知。”在路途中,我们遇见了南溪,遇见了老巷子里守艺人,遇见了社区里笑容灿烂的孩童,而人生中所有的遇见都有意义,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奔跑的汗水,留下了奔跑的背景,便不负遇见,亦,不负青春。(通讯员 赵佳)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