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我们是对方特别的人

  拿着相机站在吉首大学“文传青年”社会实践团志愿者动员大会的会议现场,我内心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刚从期末周中抽出身来的我,疲惫麻木又无力。

  这是我大学的第二个暑假。当校团委张宝娣老师来到河溪中学慰问志愿者,在人群中再次看到我时,面露惊喜。

  ——你今年又来啦!

  ——张老师,是的呀!

图为2021年“云上学堂”实践团课堂招生现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桂婷 摄

  我很骄傲,这是我第二次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从第一年作为“云上学堂”社会实践团宣传组的一员,在湘西州永顺县润雅乡记录志愿者与当地村民、小朋友的故事,到今年作为“文传青年”社会实践团新闻组的组长带领宣传组14名同学,在吉首市河溪镇讲好志愿者与“七彩课堂”、当地推普工作的故事。

  责任越大,压力越大,对于河溪镇这块110平方千米土地上的一切,我是一点儿也不了解;对于如何讲好这片土地上的故事,我也没有任何头绪。

  我焦虑又惶恐。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以为,初识,大家会是腼腆的、拘谨的、安静的。

  然而,出乎我的意料,在驶往河溪的路上,所有人都在附和着齐声歌唱,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纯粹、真诚、动人的笑容。本不准备记录路途故事的我,情不自禁拿起手机、点击“录像”。

  志愿者们朝气蓬勃,在那一刻,她们给了我更多去挖掘她们与河溪故事的信心。

  初到河溪,只是心理安慰还是不够的,现实依然是——

  不算熟悉的团队成员,每天排满的支教课程和宣传任务,改也改不完的新闻稿件,没有足够的团队管理经验,这些事情无一不让我焦头烂额。盯着办公室外静谧的天空,数着天上的星星放空自己,我开始怀念去年在润雅只需要写好稿子、拍好照片,还能随时和小伙伴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的快乐时光。但我明白,今年,我的身份不同了,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快乐,而要更多顾及团队的荣誉。

图为志愿者与刚报名上课的小朋友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桂婷 摄

  宣传工作是为了什么?

  在这次下乡前期我一次次的问自己。

  只是为了团队评奖吗?只是为了发表的稿件上有自己的名字吗?只是为了自己拍的图片被征用吗?这些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都不是新闻宣传工作最真实的目的。

  看到支教组志愿者深夜加班忙碌只为第二天完美的课堂呈现,看到调研组志愿者调顶着烈日穿梭在马路农田和居民住址间只为获得最真实的调研数据,看到后勤组志愿者们早上六点迎着朝阳向集市出发只为买到当天最新鲜的食材犒劳大家,我发自内心地想记录下发生在这群“可爱的人”之间的感人瞬间和有趣故事。

  我想,我找到了此行的目的和意义——用实践影像和新闻报道,用春光般温柔、有力的文字和直戳人心的画面讲述我们青年人是如何将自己的脚步扎实在乡村、如何用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志愿者陪着坐在校门口的小朋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桂婷 摄

  实践期间,让我坚持新闻理想、守护新闻理想的,是我结识的挚友们——

  有一直以来让我有底气做自己、坚守新闻理想的李喜磊学长,有一次次鼓励我说一定可以的邱馨瑶学姐,有陪伴我一起熬夜改稿、做总结反思的易晴,有总担心我们太忙想替我们分担任务的学妹李霞、胡静,有平时一起叽叽喳喳但干起活来绝不马虎、任劳任怨的学弟佳豪、秦宝军、杨阳、李瑞杰,有让我看到质朴勤劳的队长殷晶,和真正拥有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的所有志愿者们。

  当然,还有会笑着说和我们青年人在一起,也会感觉自己充满朝气活力的指导老师们!

  我们是对方特别的人,奋不顾身,难舍难分,不是一般人的认真。

  今年是“文传青年”社会实践团来到河溪镇的第一年,也是团队中大部分志愿者的第一次“三下乡”体验。这群被我记录着的志愿者们、有幸遇见的朋友们还有河溪镇,于我而言,都是特别的,是2022年的夏日限定。

  不出意外,今年会是我本科期间最后一次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但志愿服务、文化振兴的路还在向前,我们和我也会一直向前。(通讯员 张桂婷)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