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一室生春,是生命最美的姿态

  什么是“宗祠”?生于闽地,长于闽地,从前的“宗祠”在我眼中,是“老”的象征,前埕后厝、青石红砖等都保留了闽南古厝的“古早味”。诚然如此,那宗祠除了富丽堂皇的“外貌”,还有什么呢?抱着这样的疑问,今年暑假,我参与了华侨大学文学院Z4泉州宗祠老人服务调研与趋向探索实践团,以泉州为据点,开始探索使宗祠再焕新生的道路。

  在那段短暂而又充实的时间里,每天我或作为先锋勘探队的一员,前往各家宗祠进行调研,或作为后勤保障队的一员,倾听队友们带回来的“捷报”,收获颇多。

  满怀欣喜,我跟随我的小伙伴来到了晋江凤池李氏家庙,看着古朴的建筑内高高悬挂的“乐善好施”“文魁”“进士”的匾额,我对晋江凤池李氏这个家族的“家风”有了初印象,而在族中老人的口中,得知了家庙内碑刻记载的《凤池李俊育公增修洛阳万安桥碑记》中李五重修洛阳桥的故事后,我更是对这个家族“乐善好施”“勤于耕读”的家风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捐款修桥、建校、赈灾等一系列的故事,就藏在这并不起眼的一座家庙内,靠着后人的记忆一代代传播,这是多么有恒心的一种传承呀!而我们在实践中能让更多人了解这些故事,走近家族和历史,这便是这次实践的题中应有之义吧!

图为晋江凤池李氏家庙外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宇欣 供图

  或许,族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宗祠,记载着历史,记载着荣光,所以他们对宗祠,都能做到侃侃而谈,细数家珍。就像村中一位精神抖擞的老人所说,“家庙对所有村民都很重要,已经是一种习惯和传统了,不只是村民,很多华侨在回来的时候也都会去家庙祭拜。”他道来平常,却给我这个大学生带来了无尽的深思。这种习惯和日常在我过去的二十年里显得格外地遥远,可能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通病,永远走在创新的路上,却忘记了回头看看传承的存在,最终只能建起一座座“空中阁楼”。而老人却不一样,他们记得祖上先贤做过的善行,他们试图将老的手艺和家风传给新的一代人,他们的每一步都在前人走出的路上脚踏实地……在我看来,摊子上修着电器的老爷爷、纳凉处三五成群下着棋的老人会,他们都是宗祠、家风的守护者,所以,我很庆幸有这次机会,了解了宗祠文化,走进了家族历史,这是家族的根,亦是民族的脉。

图为队员采访村中老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宇欣 供图

  在离开了晋江凤池李氏家庙后,我们也来到了周边村庄的幸福养老院,想探望一下老人家。第一次见到那么多长辈,有新奇也有惶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开始畏于和年长者交谈。可是很快,养老院的老人们像水一样包容了我,和我聊起了家常琐碎。或吃西瓜,或喝饮料,或唱歌,或聊天,让我仿佛来到了老年版“幼儿园”。但是,与护工、院长的对话却一下子打破了这份静好,老人身体问题、养老院资金问题等使我从梦幻的童话王国抽离出来,也使我屡屡联想到刚刚那双像干枯的树枝一样的手,那个干瘪的身躯,还有那句颤颤巍巍的“开心”。她的“开心”背后究竟是什么?刚刚一起欢声笑语的一群人,他们平日里的生活并不轻松,疾病、衰老、孤单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他们生活中面临的难题,而这还是建立在养老院负责看护的背景下的。霎时间,我感觉是我们贸然给他们的人生画上了所谓的终点标识,然而我们却不懂得给他们生活中面临的困境也画上终点标识,何其可悲!

图为队员采访养老院院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宇欣 供图

  当我们向院长问及老人的孤独问题时,院长是这么说的,“大部分人在面对老人和后代的需求时都会优先考虑后代的需求,老人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养老院就可以补上这个缺口。”我想,这就是国家现在同样重视社会养老事业的原因,老人们为我们创造了现在的生活水平,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往往会选择对晚辈的需求一再退让,孩子求学、结婚、生子、买房等,都会成为他们放弃追求自己更好的生活条件的理由。而晚辈却无法给他们提供放弃之后应有的保障,或许,只有借助社会的帮助,才能真正做到“老有所养”,才能让那句“开心”变得真的值得,这也就是我们大学生参与实践和志愿活动真正能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我们一次简单的陪伴,一句简短的问候,便能点亮长辈眼底的光。通过这次的经历,我更加了解了老人如今“报喜不报忧”的处境,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解决乡村老人“老有所养”的需求、提供高质量老人服务的重要性。

  随着时间的逝去,宗祠在老去,人也在老去,但是传承、陪伴的爱意,都能使一室之内,再生春意,宗祠与老人服务结合的理念也绝非一纸空谈!队友所拜访的泉港涂岭镇前欧村的联合宗祠,深深地吸引着我,在宗祠内定时定期举办的太极拳、古筝、琴棋书画等文体活动,给予了年轻人走近老人、传统文艺的舞台,这样新颖的宗祠功能、老人服务,开拓了我的视野,更给予了我方向性的指引。老人渴望有机会和年轻人进行交谈,消除所谓的“时间的沟壑”,但除非是活动这样并不日常的背景,老人与年轻人之间的相处往往都是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在宗祠这样老人熟悉的“领地”,教授现在年轻人喜爱的传统技艺,打造了一个双向奔赴的舞台。

图为队员向村支委了解联合宗祠。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宇欣 供图

  我深深地明白,宗祠与老人等待着我们年轻人的一次回眸,而如何让宗祠与老人服务留住内核文化,以新的面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归,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但是,宗祠象征的历史文化在前,老人服务面临的困境在后,这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肩负的,而探索宗祠的老人服务趋向,或许最后也会因为诸多问题成为痴梦一场,但是在探索过程中得到的收获和体验不会欺骗我们,它们会变成一种切实的动力,顶替短暂的好奇心理,推动着我们新一代的前行!

  我相信,老屋遇上老人,也能摩擦出别样的火花。在未来,我也将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努力,用爱意,舞出我生命中最美的姿态。(通讯员 林宇欣)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