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我眼中的关中村落

  这次的实践活动名为“三下乡”,“下乡”这个词用在我的身上,不是很贴切,因为我就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关中乡村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同辈之中,恐怕没有人比我更清楚了。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写道,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到了今天,这句话在陕西仍然适用。在关中平原大大小小的乡镇县城之中,绝大多数的人都与乡村有着很强的联系。 

  这两年的乡村,有一个现象愈发的严重——乡村人口的流动。青壮年人口大多都走向外界,在城市里发展。有的在城里开出租车,有的在城里当清洁工,有的在县城当上了教师,有的在乡村积攒了很多钱把房子买在了城里。城市里很大一部分群体,都是走出乡村的第一代,他们在收入、赡养、社交、宗族等方面还未能脱离乡村社会。因此,理解了关中的乡村,就更加容易认识关中社会。下面细说乡村的事。 

  关中乡村,是农业的乡村,庄稼一年两料,夏收小麦,秋收玉米,经济作物因地制宜,苹果、梨、冬枣、梅子、西瓜不一而足。由于青壮年人口的流失,农业的经营方式正在由小农经济向土地集中经营转变,这一转变不是以匀速而是以加速度状态运行。高中时期,经常在政治课堂上听到“三权分置”,如今早已成为普遍现象。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个人,有的承包户在城里打工或者在城里照顾孙子,无法继续经营土地,就把土地租给其他人,但承包权仍然是自己的,出租的只是经营权。凡事皆有两面,人口的流失固然是的农业的发展得不到充足的劳动力,但是却给了农业发展一个新生的机会。“三权分置”之下,土地经营权流向种地大户,大户自然不会以小农经济的方式去亲耕成百上千亩的土地。为了取得规模效益,提高效率,机械式耕种、雇佣关系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无人机喷洒农药成为乡村的一大潮流。科技解放劳动力,更多的人离开农业,离开乡村,从事城市工作,为城市的发展添砖加瓦。 

  年轻人涌向城市,势必会出现一大批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这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在我看来,所有的发展都应当以人为本。父母去外地打工,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顾,我称之为隔代教育。这种教育是否靠谱?我看未必。在许多人的眼中,只要把孩子养大就行了,这种肤浅的想法与教育相差十万八千里。乡村中的老人,绝大多数是没有文化的老农民,他们根本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再加上年龄的问题,他们绝对不会比年轻人更能懂得孩子的想法。无法理解,无法沟通,就会造成爱的缺失,教育的缺失。童年的经历与之后的人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人在相应的年龄没能得到相应的教育,会比其他人落后许多,成人的很多麻烦可能就来自童年的残缺。出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乡村,人们还不是十分接受社会养老。但现实的情况是,乡村的养老越来越需要社会养老。不是所有走出乡村的子女都有能力在城市买房,在外打拼多年可能还居无定所,所以家庭养老难以实现。可观的是,养老机构正在完善之中,养老问题会有解决的方案。 

  现在常说,建设美丽乡村,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近年来,乡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脏乱差得到了长足的治理。水泥路、柏油路已经通往乡村的角角落落,道路两边种有花草树木,定期有人负责浇水、修剪、刷漆。卫生制度建立了起来,家家户户门前安放有垃圾桶,每天早上专人负责收垃圾,集中处理,干净卫生。在卫生方面,我看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厕所革命,很多年前就提倡用水厕,但是条件有限,到今天仍然没有什么变化。当然了,一步一步来,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 

  之前立项的时候,我坐在学校的长廊里写项目书,当我用“调查”“研究”等字眼的时候,忽然有一种疏离的感觉。那里是我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我就是那里的主人翁,“三下乡”无疑是让我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那片土地,我体会到了我与家乡的距离。对于家乡的未来,我有很多设想,总的来说,就是一条现代化之路。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思想、文化,都要现代化起来。许多外界的现代化因素,还远远没有渗透进家乡的生活中。 

  乡村,是社会发展的神经末梢,对于时代变化的感知,具有很强的滞后性。新农村的建设,关键在于人的现代化,思想的现代化。无论将来乡村怎样发展,没有一批具有现代化思想的群体,是谈不上先进性的。乡村的建设,任重道远。(通讯员 由志拓)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