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历史不应局限文字,而应去到现场感受历史痕迹的温度,以史鉴今,行在当下。怀揣着对桂林抗战新闻出版文化的热情和对新闻前辈们的无限敬畏之心,2023年7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探影·红忆团队到了桂林东郊白面山,探寻抗战时期《救亡日报》秘密印刷旧址。
“铁肩担道义,妙手铸文章.....” 文字的力量磅礴,可远不及亲眼所见的震撼。到达目的地,我们第一眼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一座大山下面有一个巨大的洞穴。外面的村民带着我们顺着入口往前,视野一下子变得昏暗,不由使人肃穆,据当地村民讲解,这座大山山麓被分为了三个洞。我们现在位于这个是抗日洞,已然成为了酒窖,进入里面酒味扑鼻而来,洞很高,洞顶全是天然形成的钟乳石,有些还在滴水,从深处狭窄的石缝中穿行,可通往白面山南麓的《救亡日报》印刷厂旧址。在当地村民的指示下,我们终于找到了,在东郊白面山南麓的一个岩洞旁(现金鸡岭与叠彩区大河乡交界处),一块带着年代痕迹的石碑孤独矗立在洞口旁,上面刻有“《救亡日报》印刷厂旧址 于1987年5月31日被公布为桂林市文物保护单位 同年11月30日立碑”的字样。这个岩洞便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设在桂林的《救亡日报》印刷厂。洞口朝南,洞的左侧岩石上刻载着当年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图为《救亡日报》洞穴印刷厂碑刻。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天群 摄
在那个特殊时代,这个看似普通的岩洞也深深烙上了战时的印记。顺着时间的脉络。我们仿佛看到了新闻先辈们住在用竹子、泥巴搭建成茅寮的洞外,洞内地面铺设木板,几台简易的印刷机就架设在木板上。在这小小的岩洞里他们三两成群围成几簇,有的校刊、有的捡字排版、有的装订,还有的因连夜赶工疲倦不已直接躺在地上酣睡;触摸洞内墙壁,仿佛听到日军飞机的狂轰乱炸、听到新闻前辈们历尽千辛成功印刷出版后的克制地欢呼。
图为《救亡日报》洞穴印刷厂遗址岩洞内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天群 摄
继续往里走,洞内光线暗淡,路又湿又滑。我难以想象先辈们在当时常用铅字存量如此之少,在这样阴暗的环境下,两年一个月又十五天,在这样偏僻隐蔽的岩洞里,躲过了日军飞机的狂轰乱炸;在这艰苦条件下,二十余名爱国热血青年每日工作十几个小时,团结、紧张地工作和生活着,用这种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保证了《救亡日报》的正常印刷出版。
由于这个洞穴已经被荒废了,我们并未走深,回到洞口处恍惚间我仿佛看到了夏衍先生在一个下雨的晚上,披个蓑衣,戴个斗笠,再提上一盏马灯,一个人走在山间小道上,有时脚下还会踢到死人骷髅,到了印刷厂,不管多晚,他都要先检查这段时间的编报情况,有时还一起排字和拼版。有时累了,坐着、躺着都能睡着,到第二天天不亮还拖着疲惫的身子赶回城里的报社。我在想他在路上会有胆怯吗?可能会有吧,但他为了办报事业办报理想仍毅然前行。让我们感触最深的或许就是,我们曾设想这次探寻会无功而返,因为虽然曾有一群人在这隐蔽之地热烈地坚守理想,但时间在流逝,历史已变迁,渐渐无人问津,被人忘记也是常事,但当村民知道我们是来了解这段历史时,他们都能骄傲地侃侃而谈,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总会有人记住的,一代传一代,口口相传,历史的温度永远在我们心中。
图为《救亡日报》洞穴印刷厂遗址外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天群 摄
这次实践调研整体不过两个小时,可这两小时的时间我们仿佛走过了当年这段令人敬佩的历史,回程路上我们都在感慨历史的变迁,虽然曾经的隐蔽印刷厂现已被荒弃,只剩一块碑矗立守着历史的痕迹,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以史鉴今,行在当下,我们总能守护着这些历史的温度。(通讯员 郑天群 陈永娜 段立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