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0日至15日,重庆工商大学团委“寻访红色张掖,永筑民族同心”民族团结社会实践团来到甘肃省张掖市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今年夏天,我有幸跟随校团委的老师和学生骨干一起踏上T6601列车,跨越1500公里,历经16个小时的奔波,穿越大漠戈壁,翻越祁连山脉,远赴“塞上江南”张掖。
图为实践团在张掖市博物馆前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新林 供图
张掖之美,美在“大自然”鬼斧神工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张掖是被打翻了的调色盘,让漫山遍野成了一幅画。我们实践团成员用脚步踏入色如渥丹,灿如明霞的张掖丹霞,千里绵延,草木竟荣的祁连山脉,一眼千年,祥和宁静的马蹄石窟……我们用身体去拥抱祖国的绿水青山,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张掖之美,美在“石榴花”百花齐放
走进张掖,吸引我的不仅仅是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还有当地少数民族他们那一张张淳朴的面孔、一支支热情的舞蹈、一首首粗犷的歌曲。我们实践团一行前往民族氛围浓厚的肃南县,这里是生活了20个民族的热土,有热情好客、剽悍豪放的蒙古族,民风质朴、独具特色的裕固族,虔诚忠实、淳朴善良的藏族,吃苦耐劳、外柔内刚的回族……各民族守望相助、其乐融融,他们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深入走进肃南县开展民族团结主题宣传后,实践团成员来到马蹄藏族乡观看当地裕固族、蒙古族、回族同胞带来的裕固族情景歌舞剧《珍珠鹿传说》和古代西藏神话故事剧《格萨尔王》,《珍珠鹿传说》根据流传在肃南县祁连山区裕固族牧羊少年和珍珠鹿姑娘的故事改编,赞扬了裕固族儿女勇敢勤劳的坚强品格,表现出裕固族人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景,展现了丝路古道上的秀丽仙境。
演出之后,实践团成员用热情将演员留下,一起开展了一场民族联谊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为当地群众带来了热情欢快的维吾尔族舞蹈和藏族舞蹈,现场气氛瞬间再次被点亮。在演员的邀请下,实践团成员体验了藏族传统体育运动“藏式拔河”——押加、裕固族经典舞蹈片段现场教学、裕固族民族歌曲即兴演唱等互动环节。
图为实践团和少数民族同胞开展民族联谊交流活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冰玉 供图
祁连山脉,虽然大风、高寒、缺氧,但不缺少精神,更激荡着各民族奋进的力量。联谊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与演员们展开分享交流,演员们表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宗教信仰,但却都有着共同的信念:维护民族团结。我也不由自主地感叹:民族团结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国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要加强各民族的互鉴融通,让各民族抱得更紧,靠得更拢。
张掖之美,美在“革命魂”永垂不朽
走进张掖,吸引我的还有那支浴血抗战、不惧牺牲的工农红军西路军。当我走进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梨园口战斗遗址,内心总是无比的感慨。望着那高耸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那陡峭的战斗阵地,耳旁回响着那句震耳欲聋的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拿日月换新天”!实践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详细地了解到两万余名战士为建立革命根据地孤军深入河西走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将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大型多媒体景观“血战高台”观看高台战斗的场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康家兴 供图
历山巍巍沥水悠悠,烈士功勋光照千秋,俗话说:“哪有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中国人民有今朝日益美好的幸福,来源于无数先辈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西路军是一段传奇,更是一部史诗,我们一定要以先辈为榜样,在学习工作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练就能“打硬仗”的本领,当好西路军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传播者。
张掖之美,美在“手艺人”独具匠心
走进张掖,吸引我的还有非遗研创基地里“精于技”、“匠于心”、“品于行”的非遗文化传承人们,基地里设有传统书画装裱、烙画葫芦、陶艺、剪纸、书法、麦秆画、刺绣、串珠、布艺、中国结编制、石窟壁画、唐卡等非遗产品研发、制作、销售为主的创业工坊共10间。工坊内成列了数不胜数的的作品,让我目不暇接。
在参观过程中,我对麦秆画工坊的作品颇感兴趣。看似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剪贴艺术,但它背后蕴含着独特匠心。“手艺人”利用麦秸的自然光泽和抢撕成丝的特性,经烫色或染用经过“熏、蒸、漂、刮、推、烫、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根据作品的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而成。每一道工序都是需要一砖一瓦的接力,需要每时每刻的专注,需要一气呵成的努力。这看似简单的工作背后却蕴含着无尽的匠心。每一支麦秆都需要匠人的精心培育和筛选,一支麦秆的枯败都可能破坏整个作品的和谐。而每一轮的工序都需要手腕的微妙控制和眼睛的聚精会神,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图为手艺人为实践团成员讲解麦秆画制作过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康家兴 供图
后来在与“手艺人”们的老师交谈中得知,她的灵感来源于父母,坚持宣传推广非遗文化是源于自己的爱好。在学习工作中,我们要向这些“手艺人”一样做一行爱一行,择一事终一身,发挥好工匠精神,一针一线地把知识学通,把工作落实,做好新时代的“守”艺人。
通过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之行,我看到了中国西部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各民族的团结和谐、革命精神的永垂不朽、手艺人的巧夺天工。青年大学生就是要到祖国最需要得地方去,将多彩青春绽放在基层的“黄土高坡”里,用脚步去丈量祖国大地,用心凝聚青春力量!(通讯员 肖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