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一“语”不能践,万“遗”徒空虚

  方言作为地域生活和文化的凝结体,是游子难言的乡愁,是特色地域文化具象鲜明的象征,融合聚汇构成了浩瀚博大的中华文化。为推动安徽地域语言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徽声皖韵,传承乡音”安徽方言童谣谚语采录社会实践团队含山小分队于8月1日来到了马鞍山市含山县,进行谚语童谣的采录工作,就地实践,探寻方言保护纪实之路。

图为黄茂金老先生为实践队员讲解含山县民俗知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璐瑶 供图

  方言语库新面貌,抢救为先旧核心。“八十年代末,含山县政府成立了文化研究会,来抢救、搜集、整理含山的民间民俗文化遗产.......我们那时候经过走访调研,最后写了十本《含山文化丛书》。”三十多年前,含山县政府为响应中国民间民俗文化遗产搜集整理的系统工程,全县分成若干小组搜集民俗童谣谚语,黄茂金等等数位前辈为地方民俗的抢救工作深入基层,挨家挨户走访调研。目光拉近,在2003年到2005年,含山县又开展过一次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将调研结果整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取诸当下,方言保护的收集之路传至今日,因时代的更迭与技术的创新,我们采录语料的方式早已发展为纸制与数据同行的双连通智能模式,我们采录语料的成果展示也从书籍的出版变为语料库的修建。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四十年来三辈民俗方言保护者砥砺前行,虽然使用的技术与方式不断更新,社会背景不断变化,不变的唯有为守护方言而砥砺前进的步伐。“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不管现代文明如何洗礼,乡音的基本信息永远无法舍弃。而经历几天社会实践,令我感受最深的也在于此。

  代代方言传承人与保护者初心不改,在不同的时代与空间中,坚守记录着地方民俗方言中蕴藏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承载着的鲜明的地域特质,各地文化才能以多元迸发的面貌汇聚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图为实践团队对当地居民进行采访以及谚语录音。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璐瑶 供图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实践团队走上街头,以老,中,青三个年龄段为天然档线,分档采访,对当地居民的方言认知度进行调查研究。对于方言与普通话的使用场景选择问题,如我们预想的一样,接受采访的市民们大多数表示在家里几乎都用方言,出门工作或者上学时则较多使用普通话。但对于方言的代际传承相关问题,却出现了一些我们未想过的回答“我们平时讲的都是70%普通话,30%含山话”一名从心之年的老人这样说道。我仔细思考一番,深感确实是这样,变化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传统社会的封闭性特征往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地域性文化,使其沿着自身轨道演进,但在现代社会,在现代传媒工具的推波助澜以及普通话的大力推广下,地方语言除非作为国家通用语或作为流行文化元素载体而流传广泛,否则难以摆脱被普通话“稀释”而逐渐萎缩的命运。

  每每想到这,我心中便会出现异样的奇妙感受。一方面觉得方言保护传承应该坚守本源,不变方言;另一方面又觉得方言具有的灵活性就应该是应时而变的。含山县文化馆的靳晓苏馆长安慰我们道:“口语因为它的特性,随着社会不断变动是很正常的事情,对于这一点,我们要用平常心看待。”语言从来都是越用越活,不便书记的方言更是如此。况且,不同的语言承载不同的风土与人情际遇,某些方言更是有着地域独有的微妙默契。因此,面对方言,我们要恰当应对变与不变的关系。无论是著书立作还是建立数据语料库,将方言存档的保护举措显然不足以保全方言。时代的语言生于时代的人民,它的全部自然也都基于人民,它的特征自然也能表征时代的烙印。这也意味着对方言的保护与传承,不能刻意“灌输”,不能照本宣科,而是应该回到生活的现场,回到语言使用的具体语境里,在听中说,在体验中学,在变化中保护,让方言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只有让地方方言漫游过孕育它的田野,流淌过生长它的街道,方言才正在在这片土地上成长流传。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地方民俗谚语的传承与推广从非一代人之事,在追求统一化规范化的今天,守护缤纷多姿的方言文化也绝非易达之事,方言民俗推广实则犯其难而图其至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语言文化注定是多元的,方言也不可能被圈在笼子里保护。只有归于回到生活现场,更多人使用语言,为地方方言提供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以万人接力的手段,从细微之处出发,在恰当的地点推广方言,徐徐图之,潜移默化的用文化传播的手段推广方言,才是对方言文化真正的保护。(通讯员 马璐瑶)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