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潋滟摇碧山,清河一曲抱村流。2023年7月,广东财经大学清河星梦队响应“百千万工程”的号召,扛旗出发,来到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河头镇,在这个浮岚暖翠的水乡,进行了为期六天的下乡调研。
乡野的早晨总是如此惬意,我们从栖居的永健农庄动身,前往河头镇政府参加座谈会,和干部们充分交流了彼此的需求和想法,为高质量展开工作做好充足准备。团河头镇委书记曾炼提到,“希望大学生能够为河头镇注入一股新活力,带来新的、好的、有创意的想法和思维。”
图为镇政府和实践团队召开的座谈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曾馨乐 供图
每到夏天,东南信风总是如约而至,赋予水乡涌流不息的生机。河头水汽最盛之处,流淌着滋养全县生息的黄田水库。在镇干部的带领下,顶着烈日,我们前往省级自然保护区黄田水库进行实地调研,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前提,打造摄影露营基地方案,深挖水库旅游价值。在水库进行调研拍摄时,还遇到了一家出行亲子游的游客,在与其聊天时,我们了解到这是他们第一次来黄田水库,目的是为了带孩子看看一整个县城的生命之源。
水乡温软可人的水,也流淌出了河头远近闻名的三华李。我们攀登上河头镇樟坑村的高山,深入三华李种植基地,与农户亲密互动,熟悉三华李产业链,了解农户想要的三华李包装外观。叔叔和阿姨都非常热情,由于实践时三华李刚好采摘完毕,他们热情得就地切开一个在山上种植的西瓜,招呼我们品尝。西瓜鲜甜,但看见叔叔和阿姨因在阳光下辛勤劳作而黝黑的脸庞、望着狭窄蜿蜒的山路和他们的代步工具——一辆破旧的摩托车,我心里百味参杂。我从叔叔中口中得知,如今全镇几乎没有种植三华李的年轻人,而他们这辈老人,再干多几年也无法登上高山了。
图为实践团队和三华李种植农户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文昕 供图
青砖绿瓦之外,溪流缓缓流淌。一河两岸工程锦上添花,修筑的十里沿河景观带将河头紧紧环绕在水的臂弯,孕育出水乡特有的温婉。在河头镇的网红景点鱼鳞坝上,人群熙攘,大多是老人和小孩。每到夜晚,潺潺的溪流总会晕开霓虹,为游人道一声斑斓的晚安。我们也冲进了水,贪着夏日的一抹清凉。这里是全镇为数不多的热闹之地,因而周边出现了小型的地摊经济。打完水仗,来一口清凉的绿豆沙或客家小吃仙人粄,解暑下火,冲散一整个夏天的燥意。在河道安装的霓虹灯光下,还有数个身穿红色马甲志愿服的年轻人,在看护众人的安全、河道的干净整洁。
河头,曾是革命的热土。这片土地流淌着的不仅有水,更有反抗革命的红色文化。我们重走古驿道,感受昔年革命的艰辛;我们探访陈学生故居,瞻仰这位革命烈士轰轰烈烈的生平。河头不会遗忘历史的脉络,村史馆深刻铭记红色的过去。自强不息的红色精神早已融入河头文化,在新的时代历久弥新。我们深挖河头红色文化,串联河景与红色地标,设计河头特色旅游路线,让砥锋挺锷的革命之音与泉声潺潺一齐,被每一位来这里的游客所听见。
了解到河头镇的碳烤豆干很出名,我们前往河头镇田心村寻找到了碳烤豆干手艺者。凌晨四点到下午四点,洗豆、泡豆、榨豆浆、加盐水定型、切块脱模、定型、碳烤,层层工序,一道简单的碳烤豆干,背后却是如此复杂的流程。叔叔热情地请我们喝了香浓可口地豆浆,在我们连连发出赞叹后,他自豪地说,“我这豆浆绝对香甜!”他还邀请我们体验如何碳烤豆干,将一块块白嫩的豆腐块放上碳烤架子,不停地翻动,当看到豆皮膨胀鼓起,泛起焦黄的颜色时,碳烤豆干便制作好了。外焦里嫩,浓郁的豆香充裕口腔,我们全都竖起大拇指,叔叔见我们喜欢,在我们临走时,笑着给我们送了三袋豆干。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和制作好的碳烤豆干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文昕 供图
回想起这一路上我们遇到的村民,他们的脸上总是挂着笑意。无论是送西瓜给我们吃的三华李叔叔、送豆干给我们的碳烤豆干叔叔、还是路上遇到的我们询问是否可以拍摄,全都欣然应允的叔叔阿姨,见到我们总是泛起笑容,眼睛弯起,用淳朴的客家话说,“常来这边玩!这边水很美很干净的。”大概水乡里长大的人们,总是如此好客,骨子里流淌着上善若水的美德,献予来客毫无保留的热情。我们只希望能以绵薄之力,以青春的力量助力河头乡村振兴的建设,让清河里倒映的璀璨星梦能够实现,让河头温婉可人的流水,能坚定不移地,流淌在新时代的长河里。
图为实践团队和镇干部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梓涵供图
愿青年人能更多地注意到、留意到这样的水乡、乡村,她温婉孕育出无数生命,为全镇带来福泽和生机,但她也在逐渐老去和黯淡。基层干部说,在水乡里,只有老人和小孩,却没有多少青年常驻的身影。我们的出现对于水乡或许是一股新的活力,而如今的大学生返乡志愿者、三下乡团队都像微亮星火,用自己的专业所长、青春力量,为祖国千万乡村注入活力,水乡终将育出新芽、生机盎然。(通讯员 张蓝天 姚蔚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