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育人路漫漫,愿为赶路人

  走出车站,驻足远望,时隔一年,我又一次来到了阜阳市阜南县。耳边传来的是出租司机忙着拉客的方言招呼声,让我感到有些陌生又那么熟悉。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年前初次来到这个地方,在这个小县城里生活了十天的点点滴滴。这个假期,我再一次来到阜南县进行支教,续写我和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赤橙青年”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和支教地的孩子们之间故事的新篇章…… 

  7月2日,我第一个到达了方集镇中心学校,这一路的奔波与劳累在踏进学校的那一刻瞬间烟消云散。学校的老师亲切地帮我拿行李,带我参观宿舍和办公室。在我安顿下之后,不久,团队的其他成员也陆续到达,2023年“赤橙青年”支教之旅就此开始。 

  虽然没有站在讲台上给孩子们传授知识,但作为宣传组的成员,我每天在教室里拍摄照片、视频素材,几乎听遍了支教期间每一位授课老师的每一堂课,看过每一名学生的脸,也发现了不少课堂之外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一边用相机记录这一切,一遍对这趟支教之旅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更深的感悟。 

图为实践队员在工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紫涵 供图 

  善观察,识现状 

  记得正式支教的第一天,我和团队的其他几名队员一起到各班进行宣讲,轮到七年级二班时,我们照常走进教室,但班里的学生却让我产生了一种“不详”的预感。面对一群陌生的面孔,学生们表露出明显的好奇,但好奇之余,他们的吵闹并没有停止,反而队员们的到来让他们更加兴奋和躁动。我暗想:今后的课恐怕不会上得很容易了。事实也确实印证了我的猜想,起初,暑期班和大学生老师带来的新鲜感让这群孩子在课堂上根本无法安静上课,他们乱讲话、搞小动作、打断老师,种种“恶劣”行为让我们这些支教老师着实头疼。此外,这里的孩子还存在着其他问题: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模糊、不能正确处理男女生之间的关系等等。 

  我想,这一系列的问题正能反映出乡村教育的现状与不足:师资力量不足,在对学校教师的采访中,我了解到,很多当地学校只有少数教师,有些甚至是“一校多岗”,这种情况下,教师们要同时授课多个年级和科目,文化课即是如此,更不用说素质拓展课程,有些学校甚至不具备开展某些素质拓展课程的额能力,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们的视野不够宽,见识不够广;教育资源匮乏,与城市学校相比,乡村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学设施简陋,图书馆、实验室等资源缺乏,这给学生们的学习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图为学生在思考。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高梦迪 供图 

  勤思考,畅未来 

  随着相处时间慢慢变长,我发现这群孩子们其实有着“另外一面”:一些内敛的学生会在课间跑到我们的办公室门口偷偷往里看,被发现后又害羞地跑开;心灵手巧的女孩子会用狗尾巴草编小兔子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平时大大咧咧的男孩子也会在放学后真诚地邀请老师去他家吃饭,喜欢给同学起外号的学生在“拒绝校园霸凌”课上也会流下共情的眼泪…… 

  大概,这些孩子本身并不坏,只是由于处于青春期阶段,加之缺少了正确的引导,他们往往不善于表达自己或者通过错误的方式表达自己。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状况和真实需求,在保证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引导他们勇敢成长,探索世界。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高梦迪 供图 

  短期的支教可能没办法改变这些孩子们的一生,受教育的反而是我们。回想两年前,即将填报志愿的我没有听从父母意见报考师范专业,而如今,连续两年的暑期支教却又给了我走进课堂的机会,让我能够从老师的视角出发对教育有更深刻的认识。终于,鼠标指针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报名”按键上停留,心中的那份热忱促使我按下确定键。未来,但愿我能够站在三尺讲台,把这段支教故事讲给更多的学生听。(通讯员 高梦迪)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