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总是不太能理解其含义。
渐渐长大走进大学,时而会在夜晚做梦回到家乡。
我知道,那是绕不开的乡愁啊!
今年暑假,我和我的“心系乡村,振兴有我”暑期社会实践队满怀期待来到了我的家乡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我想把我的一份乡愁带给更多的人,也想让更多的伙伴知道我的家乡。
高中毕业进入大学以后,我对家乡的发展已了解甚少。不曾知道郸城县是鼎鼎有名的“书法之乡”;不曾知道郸城县已经成为国家级农业高新区;亦不曾知道家乡的水、家乡的天、家乡的每一寸土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为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乡村的落日景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齐傲 供图
在团县委的大力支持下,实践队来到了三禾益民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当了解到该公司正通过建设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数字蔬菜农场,引进最前沿、最领先的农业高科技模式,坚持黄淮平原较具规模的自动化、智能化蔬菜生产基地,形成示范引领效应时,我不禁为家乡的发展感到自豪。
智能化的蔬菜大棚、“空中红薯”嫁接诱导技术以及河南省科技厅帮扶的猕猴桃种植基地等等,这所有的所有让我看到了一个正全力向前奔跑的郸城县。透过那一座座似“小山包”的蔬菜大棚,我仿佛看到了农民伯伯一张张朴实而又兴奋的笑脸。透过那一项项科学技术,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喜人的丰收时的场景在向我们挥手示意!
在与当地的村民聊天时,经常会说着说着身旁几位朴实的农民伯伯哈哈大笑起来,我怎能不知这是发自内心的笑容啊。乡村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这让农民看到了希望,也让农民切身体会到了便利,尝到了甜头。
乡愁,剪不断、绕不开,魂牵梦绕。
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关于儿时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我的奶奶经常背着我去下田地拔草,虽然有时候会很热,但是为了收成也不得不这样做。
我见过奶奶手上收割豆子时磨的厚厚的茧子,见过爷爷顶着大太阳去耕地,挖过红薯,刨过花生,割过麦子等等。不知多少次被玉米地里的叶子拉伤过手臂,也不知多少次坐在地里去抓蟋蟀……
现如今,科学技术走进田间地头,极大地推动了促进了乡村发展,儿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场景也逐渐只在记忆里出现。
其实不难发现,通过引进科学技术,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未来的乡村振兴发展中,真的殷切期望更多的科学技术能够进一步走进乡村,为乡村带来更多的机遇和福祉,推动乡村走上更加美好的发展道路。
图为贾连东主任在为实践队员介绍“空中红暑”技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晨 摄
是啊,科学技术的引进,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民的负担。更让我大吃一惊的是,手机上下载一个软件,就可以实时监测田地里各项指数,即使身在他乡,也能把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打理好。
乡村振兴,我们永远在路上。如今的乡村日新月异,乡村美丽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当看到农民伯伯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时,当听到田间地头满是丰收的喜悦声时,当发现乡村百姓的腰包渐渐鼓起来时……我不曾忘记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为乡村近年来取得的发展而喝彩,也为农民脸上洋溢的笑容而自豪!
农民,最重要的就是土地。
而我,最重要的就是那一份乡愁。
“心系乡村,振兴有我”这绝对不只是一句宣传口号,它必将化作无穷的力量,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助力乡村振兴。我也坚信乡村的美好蓝图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期待!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我收获颇多,郸城县几年前还是国家级贫困县,而今,却已经是国家级农高区;臭烘烘的洺河水如今清澈见底;吹着微风,坐在人民公园的小路上惬意非凡;洺河上“王子桥”与“王子亭”的故事,给郸城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我的家乡正大踏步向前发展。
愈发想念家乡的一草一木。
我知道,这是绕不开的魂牵梦绕的乡愁!(通讯员 齐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