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湖北大学研究生团队初入兴山走访山区留守儿童

  中国青年网武汉9月7日电(通讯员 刘希 许潼 万潇 刘澈 邓雅雪 罗弦)暑假伊始,湖北大学校园实践活动团队深入湖北宜昌兴山高岚镇,走访了散落在大山深处、偏远村落中的数十户山区留守儿童家庭,实地考察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为未来的美育疗愈项目的深入研究和帮扶进行调查研究。

  湖北大学文学院梁艳萍教授带领的研究生团队与满天星艺术培训中心、华黍艺术研究中心的周万琴校长、胡戈老师,在高岚小学甘元玖校长的引领下,与深山中的留守儿童一道度过了家访、问情、悦读、美育的几天。

  7月13日,团队走进兴山的第一天,团队师生一行人在高岚小学甘校长带领下,冒雨走进了第一户人家——夷陵野竹池的杜鑫娟和谢天磊的家,他们是独门独户住在山里,家门前就是快要成熟的玉米地,离最近的人家大约也有一两公里的路程。杜谢二位同学是一对表兄妹,他们的祖父母是亲兄妹,为了方便照顾孩子读书,谢天磊的祖父和父亲将他留在姑奶奶家,和小表姐杜鑫娟一起在高岚小学上学。他们家地处兴山千斤园,车停在乡道路边,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一条狭窄的泥泞山道,一行人只能沿着坑坑洼洼的泥土道慢慢攀上去,以便走到两个孩子的家。

  实践团队走泥道前往杜鑫娟、谢天磊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希 摄

  一上去女孩杜鑫娟就眉开眼笑地迎接我们,她的爷爷奶奶也从厨房走出来,到门口迎接我们的到来。

  进到屋子里,堂屋桌子下面堆着土豆,凳子上放着简单的早餐,显然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吃早饭,虽然这时候已经9点多钟了。杜鑫娟面对一群陌生人的到来也没有显出惊慌或者拒绝,反而很大方自然与我们的互动,小表弟谢天磊反而显得有些拘谨,每次回答提问都会深吸一口气再说话。高岚小学的杜校长和老师解释说,他平时的表现并非如此,可能是面对突然到访的陌生客人有些不知所措。两个孩子年龄相仿,男孩身材略显瘦小。他们平时都在学校住读,上学是由爷爷开摩托车送到学校,节假日或者寒暑假,爷爷奶奶外出种田或者忙碌工作的时候多半把两个孩子锁在家里,让他们在家学习或者看电视。杜鑫娟自幼父母离异,父亲母亲均重新组建家庭,爸爸与继母那边另有一个小妹妹;母亲远嫁安徽,不再愿意接纳与前夫所生的女儿并与孩子通话、见面。

  杜鑫娟向满天星教育培训机构的周老师展示她的作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万潇 摄

  姐弟俩平时在一起读书,虽然有时吵吵闹闹,但日常生活学习也可以相互陪伴,与其他独守大山的孩子相比,也显得不是那么太孤单。爷爷奶奶对孩子们的照顾相对比较周到。两位老人淳朴热情,已经准备了过年留下的腊肉,要大家在采访结束时在家里吃饭,因为甘校长要带我们走访其他家庭,我们也不愿意给老人家添麻烦,就婉言谢绝了老人的好意。杜鑫娟的奶奶在镇上的早餐馆打工贴补家用,爷爷除种田之外也要在镇里打工。虽然家庭环境很简陋,与其他后续走访的孩子相比没有那么优渥,但两个孩子的性格似乎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得温馨和美。杜鑫娟在学习方面也比较用功,我们家访时她把她的作业很大方地拿给我们一群人看,奶奶爷爷也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习,给她买作文书,老师也称其学业尚可。奶奶说杜鑫娟非常渴望能见妈妈一面,可是她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

  接着走访的是高岚小学家住千斤园村5年级的钟紫莹同学家。钟紫莹一眼看上去就是个很听话懂事的孩子,她即将升入6年级,平常也会积极主动地与老师联系(包括满天星的周老师和湖北大学的梁教授)。钟紫莹的学习也非常好,在她的书桌上我们发现了小学六年级的课本,她平常没事就看看课本,预习下学期所要学习的课程。在学习上比较主动、刻苦认真努力。在学校她还加入了兴趣培养班,学习舞蹈。随行的满天星艺术培训中心的周老师在家访时与其就舞蹈方面有关内容进行了交流,并简单地测量了钟紫莹的身体条件,她认为钟紫莹同学具有良好的舞蹈发展条件,诚意邀请其加入她的舞蹈培训班。

  钟紫莹家距离学校还是比较远的,我们一行从高岚小学出发,开了将近一个多小时的车才到达她家所在的村庄。一路上汽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道攀升而上,还欣赏到不少大山的美景。为我们开车的老师们技术很是高超,也非常辛苦。车转过山路,我们远远的就看到钟紫莹已经站在门外等候着。山区小学的学生孩子们,虽然生活在山里,但可能就是因此隔绝了城市的喧嚣与浮华、虚荣,一个个都显得淳朴可爱。钟紫莹现在住的是她妈妈的娘家,由外公、外婆负责带管。外公年迈,外婆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平常上学都是请专人把她接送到学校去。钟紫莹的爸爸是广西瑶族人,带有少数民族基因的钟紫莹非常可爱,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主动热情,乖巧好学、乐于沟通,她有自己的手机和QQ号,随时可以与老师取得联系。她说自己特别爱玩,喜欢有趣的事情,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去玩,老师们鼓励她以更多的时间学习,学累的时候可以玩游戏,调节精神,放松心情。

  钟紫莹与湖北大学教授梁艳萍的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罗弦 摄

  与钟紫莹同学告别以后,一行人又驱车前往另一户人家,又开始新一程的山路十八弯,随行的几位同学身体都开始有点吃不消,但大家还是坚持着,山路弯弯一路说说笑笑,谈论思考。一边听甘校长介绍高岚小学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一边研讨留守儿童的美育疗愈问题。但是就在到达去往高家坪村三组向陈奥琪同学家的一个倾斜35度以上,接近180度急转弯的时候,周老师开的一辆车抛锚了,无论如何都发动不起来,左右侧轮胎呈现爆胎迹象瘪了很多。所有人都下车,设法修车。一时半会车不可能修好,于是大家决定一部分人留下修车,大部分人步行上山。山路比较艰难,没有路我们大家徒步走出了路,徒步走了几公里之后,终于接近了第三户人家,但是难走的路并没有走完,之前走的是水泥大斜坡的路,在看到向陈奥琪家的房子时,面临的是一个垂直的高度,众人得垂直向上爬才能到第三户同学的家。特别令人佩服的是梁教授,当天腰上还绑着护腰带居然跟着大家一起徒步走了几公里,最后还爬上了这个垂直高度,这一段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都有些吃力的路程,梁教授不叫一声苦累地坚持下来,这种精神真的值得敬佩,对于孩子和我们所有随行的人来说都起着一种精神引导作用。我们终于到了高家坪——向陈奥琪同学的家。向陈奥琪是一位即将从四年级升五年级的小朋友,身材高挑消瘦,是高岚小学全校女生中最高的孩子。

  随行车辆在路途故障,实践团队只得步行上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许潼 摄

  向陈奥琪非常有趣,是一个非有个性且十分坦率的孩子,她声称自己不喜欢待在学校里,因为学校有太多规矩需要遵守。向陈奥琪所住的高家坪三组地广人稀,住户很少。附近统共才四人,两户三个大人加上她一个孩子。也许就是这种与人接触较少的环境造就了她如此天然率性、别具一格的个性吧。我们在聊天时,一只黑白花猫穿过院子走进了家里,问起猫咪,她就开始向我们吐槽,说爷爷把她的黄狗杀掉了,奶奶把她的黄花狸猫送了人。她讲这些的时候听的出来她的愤懑,更多的是无奈——她自己无法主宰猫狗的命运,不能帮助和保护他们,只能任由爷爷奶奶决定猫狗的去留生死。但是,看得出来向陈奥琪的脾气很好,没有太多抱

  实践团队与向陈奥琪谈心,后面坐着她的奶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希 摄

  访问完这三家已经到了晚饭时间,我们还要走回到汽车抛锚的地方,才能坐车。向陈奥琪把我们送到下山的路上就折回去了。下山的路途也特别耗费时间,走完羊肠小路,转到乡间水泥路上,同学们为了减轻惯性的压力,尝试跑步下山。终于赶到甘校长他们等我们的地方,继续开车近2小时才下了山,路上几乎是全程弯道,我们都在戏谑的调侃,开车的老师技术真是杠杠的。说实话最辛苦的的确是那些带队的老师,我们都还算是轻松的,只是我们这些久居城市不曾体验生活艰辛的孩子到了山区便有了与往日不同的感受,但是我们中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这点还是值得表扬的。

  兴山的老师们非常体贴关照我们,怕我们累坏了,身体受不了,下山吃过晚饭休息整顿了很长时间才带我们接着去家访,家访的学生离高岚小学非常近,这个学生名叫王鸿艳,成绩可以说是出类拔萃,但她家存在一个现实的情况就是她的所有亲人都长期不在同一个地方,一家6口人分五地居住,—外公在山上种地,父亲在武汉打工,妈妈在宜昌上班,姐姐在外面工作,他现在和外婆租房住在学校附近,方便读书。

  实践团队家访至王鸿艳与外婆在学校附近就近租住的房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澈 摄

  也许就是因为这样形成了她略微敏感、忧郁的性格,同时也是很有主见的孩子。目前她已经以较好的成绩考入了当地比较好的古夫中学。当问到为什么不选实验中学时,她回答古夫中学有她的好朋友,她更愿意和朋友在一起学习。可见王鸿艳也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孩子,老师们在鼓励她学习的同时,也对她说学习上要注意放松,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她也点了点头,她说她之所以没有选择更好一点的实验中学就是因为压力太大,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很有个性和想法的孩子,但是性格方面我认为她可以以更积极的视角看待生活,以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那么我想她以后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好。

  第一天的兴山家访之旅就在访问完这四个孩子之后结束,孩子们多是爸妈不在身边由老一辈的家长照顾,在生活、心理等多方面或多或少存在某些缺失,有些孩子依旧生长得健康自信快乐,但是有些并不是,政府在物资方面对这些孩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补助,但更重要的是要在心理健康方向上更好地疏导这些留守儿童的消极、不乐观情绪,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学习成长,拥有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不管是他们自身现在面临的生存环境还是将来通过自身努力走出山里所看到的外面的世界。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