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让红色文化“活”起来,让乡村振兴上“云”下地

  中国青年网重11月6日电(通讯员 吴嘉玲 李姝璇)微课讲述红色故事,绘本呈现红色历史,互联网推动科技助农……7月9日至15日,重庆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巫溪”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徐家镇岔路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见识、长才干、作贡献,并结合专业、扎根乡村,用青年人的方式为文化振兴、经济振兴助力。

  以青春之心,续红色之精神 

  巫溪徐家镇是红三军入川(渝)第一镇,当年贺龙带领红三军主力部队经鸡心岭,从巫盐古道进入巫溪县境内,在巫溪历时5天,经过7个乡镇,行军700余里。他们打倒土豪劣绅,分配粮食给穷人,向老百姓宣传革命主张,并留下了“红三军智取一线天”和“红三军拿下天险七蟒峡”的故事。实践团成员为了挖掘红三军“大迁移”文化的内涵,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到当年故事发生地进行调研,重走“大迁移”征途,“拜水”大宁河,“问道”一线天,并开展“经典浸润乡土”红色文化振兴计划,现场录制微课,用声情并茂的讲解和真实的感受将这段历史呈现。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拍摄微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姝璇 供图

  以智慧助学,让梦想启航 

  早在2020年巫溪县政府就提出要深化“志智双扶”,激发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重塑心灵,为振兴乡村再造灵魂。此次实践团也带着“红”经典课程与高校的骨干学生团队到岔路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开展了乡村助学活动。课上,成员们围绕说文解字讲成语、经典润乡土、“红”系列故事等板块进行讲解。课下为同学们辅导功课,答疑解惑。所有成员尽己所能、发挥所学,为当地学生提供寓教于乐的教学辅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和理想信念。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小朋友们讲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姝璇 供图

  此外,实践团的“小雨滴”经典浸润乡村团队还将把巫溪的红色历史用绘本的方式进行呈现,编撰针对小学生的绘本教材,每本教材附上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并配套经典吟诵的解读和讲解,走进小学课堂,大学生们带领小学生一起领略文化的深厚和精神的滋养,同时还将推出直播课程,进行志愿教学。经典浸润乡村将从巫溪开始,陆续编撰重庆各地红色文化故事绘本系列教材,制作系列经典吟诵作品和微课,形成重庆“红系列”经典文化志愿服务课程,用孩子喜欢的方式,用线上线下融合的途径,走进小学课堂,真正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以电商助农促乡镇发展 

  近年来,徐家镇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通过搭建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举办旅游节会等方式来拓展青脆李销售渠道,提升青脆李品质培育,打造青脆李品牌,脆李产业成为不少百姓增收的主要途径,也为徐家镇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此次“三下乡”活动,实践团成员在徐家镇进行走访调研,最终确定以情景剧的形式来展现当地李子酒的特色,在情景剧中融入当地文化特色和精神内容,体现李子酒在徐家镇一代又一代人间的传承与情感。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书记商讨拍摄细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姝璇 供图

  同时,实践团成员结合当下网络直播的热潮,利用直播科技助农,从产品特色、口感、品质等多方面详细介绍当地特色农产品,拓宽产品的宣传渠道,以实际行动促进乡村振兴,提升乡村振兴宣传效能。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直播宣传产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姝璇 供图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实践团也选拔了巫溪大学生代言人,通过“探村”视频,让大学生真正回到家乡、走进乡村、了解项目、促进发展,通过“发现一个帮扶项目、录制一段探村视频、完成一份社会调研、达成一个合作意向”的大学生返乡实践“四个一”,为家乡找项目,做实事,促发展。另外,实践团也将针对当地百姓需求在自主开发的“云上乡村”线上平台推出系列云培训课程,并汇聚专家教授担任云智库指导,打破时空限制,帮助当地人民培养技能,提升理念,让乡村振兴不仅下地实干,还能上云联动。

  据悉,重庆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近几年已组织两百多名学生到重庆20多个区县开展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开展校地合作,聘请大学生“云上村官”,遴选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为乡村带去上千万利润,学院将继续推行“云上村官”机制,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职能。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