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黄冈6月30日电(通讯员 罗裕琛 牟梓苓霄)6月24日,湖北大学大学生记者团赴黄梅县探索“黄梅挑花”非遗保护与文化传承调研团队来到了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探寻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黄梅挑花,了解其历史故事和传承现状。
这是团队来到黄梅县的第一天,早晨7点,队长冯宁萱带着8名队员乘着从县城开往蔡山镇的中巴车,寻找一位黄梅挑花的省级非遗传承人胡德稳。
队员们从下车的路口径直走入小巷子,远远地就能看见一位老人坐在门口,她戴着一副紫色老花镜,头发扎得整整齐齐,低着头忙活着什么。村民告诉队员,那就是胡德稳老人。走近一看,她爬满皱纹的双手却特别灵巧,穿针引线间,花蕊就在红布上绽放开来。
“我年纪大了,眼睛看不清了,现在就挑些简单的图案。”年逾古稀的胡德稳仍然精神矍铄,看到队员们的到来,摆摆手笑着打趣。她放下针线,从房间里拿出了她的“宝贝”。
“这是我第一次完成的挑花,送给妈妈的‘福寿双桃’;那是我给女儿做的虎头帽、被面;还有咱们湖北的黄鹤楼……”由于兴趣,胡德稳从10岁就跟着村里的老师学习挑花,从最简单的图案开始,只要闲下来就会琢磨,在田间地头挑花是常有的事。后来她慢慢学会了“喜鹊探梅”“龙凤呈祥”等四十余种图案,用于制作头巾、鞋垫、床围、挂幅等。不知不觉中,胡德稳已经将这份热爱延续了61年,如今谈起自己的作品,她还是如数家珍。
胡德稳的绣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邱伊蕴 摄
胡德稳告诉团队成员,一张正方形枕巾大小的挑花挂饰,即使是普通的图案也需要十天才能做完。年轻时,胡奶奶靠着挑花养家糊口,一张挑花能卖10块钱左右。挑花的用料都是自己纺织的棉布,穿在身上舒服,看着也赏心悦目,直到现在还偶有慕名而来的外地人定制挑花作品。
看到这么多学生对黄梅挑花感兴趣,胡德稳来了兴致。她热情地拿出一块新布,手把手地教团队成员学习挑花。“针只走单面,分为上挑和下挑,线不能串在一起,这样挑出来的花纹就是前后两面一样的……”在胡奶奶的指导下,从来没有拿过针线的男生林芳灏也学的像模像样,在团队成员的共同接力下,挑出了一个又一个图案符号。
胡德稳教团队成员挑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芳灏 摄
团队成员们让胡德稳想起了她的女儿陈柳珍。“我女儿小时候在我旁边看我挑花,她也很感兴趣,看着看着就学会了。”胡德稳谈起女儿,满脸骄傲。现在陈柳珍也成长为一名挑花传承人,不仅传承了妈妈的手艺,还将挑花带进了大学的课堂。
下午,团队成员们回到了县城,前往文化公园路寻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省工艺美术大师陶培峰。
一进门,大大小小的挑花作品映入眼帘。除了常见的图案,还有一副穿着民族服饰的女子格外引人注目。这是陶培峰前些年去贵州采风时遇见的布依族姑娘,突发灵感的他用挑花的方式记录了下来。
“凤追凤”寓意吉祥如意,“七仙女”是对黄梅戏《天仙配》的生动刻画……陶培峰表示,正如门口的这幅布依族姑娘一样,挑花是可以记录故事和情感的。
“其实挑花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手艺。”陶培峰说,“以前人们都要自己做衣服,家家户户的都会针线活儿,手艺并不稀奇,真正的价值在于它的文化底蕴。”由禅宗文化发展而来,包容吸纳全国各地优秀图案和技艺,黄梅挑花逐渐成为汉族挑花的代表。
陶培峰给团队成员讲解挑花历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芳灏 摄
说起挑花,陶培峰就打开了话匣子。和绣花的“写实风”不同,挑花更看重形态内涵的抽象表达。捧着《黄梅挑花传统图案集》,陶培峰向团队成员们展示。他细细介绍“恩哥盘桃”的各种元素:“古代的妇女们把恩哥鸟比作重情感,知恩必报的青年,将桃比作漂亮的姑娘。蟠桃放在盆中,恩哥转身扭头观望,生动流露出相依相恋之情,这太妙了!”
过去,挑花的姑娘们相互比拼,希望挑出更好看新颖的花样(称为“兴花”),于是渐渐发展出几十种传统经典图案,现在它也在不断寻求创新。几年前,陶培峰将挑花搬上黄梅戏的舞台,融合挑花元素的《过界岭》成功闯入国际赛事;如今,他的学生洪利也尝试着将刺绣和挑花的图案、材料、技法等融合,并与品牌联名,实现传统与现代时尚的碰撞。
“时代发展越来越快,挑花这样的传统艺术也离年轻人越来越远,像你们一样关注并前来了解黄梅挑花的人不多了!”陶培峰将珍藏的《黄梅挑花传统图案集》赠送给团队,他希望新一代年轻人能更多了解这项中国优秀文化,将其传承下去。接下来,湖北大学大学生记者团将去到文化馆、博物馆和工艺作坊进行深入了解,继续探索黄梅挑花的历史文化和创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