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曲阜师范大学“萤火汇曲园,共助苔花开”社会实践队伍成员从济南、青岛、泰安等地奔赴河北蠡县魏家佐小学,一起经历十五天的支教活动,十五天的相遇我收获了伙伴与孩子们的笑容,同时借社会实践接触支教,加深了我对支教的理解。
彼此友善,团队协作
当社会实践的支教地点得到具体通知,我开始忙碌:准备寻美家乡和环游世界的主题课程、整理每堂课需要的物资材料……忙碌过程中我渐渐抛弃传统的死板课堂模式。遇到困难想要退缩,每每畅想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我想“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可当社会实践遇上疫情,不得不选择后退,我迷茫了,不知接下来的方向该如何把握,这时,与我同行之人站了出来。
图为实践队员开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梦旭 供图
“虽然面临很多意外,但是大家的付出不会白费”,我们一起调整心态,挤在餐厅小小的桌子开会,一起在艳阳高照下游戏团建,听不同的人讲自己的故事,一起开会解决社会实践可能出现的问题,吐糟拖堂的老师和餐厅的饭菜,一起对新的社会实践支教地点展开调研,完善课程。在出发之前彼此鼓励,在魏家佐小学彼此相伴,我们并肩的身影在课堂协助,在一起制作饭菜。我仍然记得半夜十二点,大家还在兴致勃勃地讨论第二天上课的细节,我仍然记得在我受伤时,我的同伴忍着脚伤为我打印病历单,“还好吗?没事吧?加油!”一直是我们彼此的守护。“一、二、三,吃席!”是我们彼此打气的方式。
十五天的社会实践让我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看到了别人眼中的自己,也让我明白并肩同行之人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每次想到大家一起努力的瞬间,自己都想要珍藏起来。
带来笑容,学会真诚
“每个大人都曾是孩子,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担心自己的年龄与孩子们相差过大,也担心自己失去了童心无法融入孩子们,但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我渐渐打消了顾虑,也学会了如何在浮躁时保持童心。
实践开始后每一天我都会给孩子们写藏宝袋的小纸条,对缺乏自信的孩子及时鼓励,对情绪欠佳的孩子加以询问,我会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每位孩子的成长瞬间,我会将孩子们的杰作搜集起来,我也会悄悄记录下每位孩子的性格特征,针对他们的性格特征与接受程度去安排接下来的课程。孩子们的世界是纯真的,不允许任何人玷污破坏,他们的眼神中充满光,这样的光温暖却不刺眼,让我想要守护这束不掺杂质的光。
图为孩子们积极回答问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梦旭 供图
我以为我与孩子们只是志愿者与接受志愿服务者的关系,但孩子们的行动告诉我“大家是伙伴”,孩子们会把手工课作品送给我,会在我初学乒乓球时鼓励我,会关心我的身体状况,会教我如何制作太空泥……“摸摸头”在我心中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但孩子们却赋予了它更为深刻的涵义。我因意外出现腰伤,所以总担心拖累团队的进度,自己一直闷闷不乐,孩子们敏锐地观察到了我的情绪,在下课时主动走到我面前,摸摸我的头,对我说“辛苦了!”,一瞬间,我的泪水决堤。
那时我才体会到孩子们内心的真善美,他们不会因为你的陌生而疏离,反而会像天使一样给予你力量。与孩子们相处的一点一滴至今让我难忘,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个瞬间我都可以收获发自内心的喜悦,透过他们的眼睛,我也会被他们的真诚打动,被他们喜欢是我的荣幸。在孩子们身边,我与他们一起制作太空泥、一起植物拓印,因为他们,我回归了自己的童年,不同的是,这次的童年,我与他们共享了一部分时光。
图为实践队员与孩子一起欣赏风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梦旭 供图
点滴付出,收获成长
我记得初进校园时孩子们面对陌生人的疏远,我记得趣味运动会上孩子们挥洒汗水却开心快乐的样子,我记得离别时彼此的眼泪,我记得很多很多与孩子们温暖的瞬间,自己何其幸运遇到这样多美好的人。我曾经以为自己的支教是单方面的付出,在深夜一遍遍修改课程内容,在正式开课前练习数次,在课堂上尽量关注到每位孩子,可是当孩子们说出“我好喜欢你”,内心的焦虑一扫而空,当孩子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我会因为得到回应而欣喜雀跃,我才明白支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遇见,我带着一颗心去拥抱孩子们,孩子们也会赠与我一片温暖的“花海”。
这个夏天,在河北蠡县魏家佐小学留下了我们的脚步,虽困难重重,但吾往矣。(通讯员 肖梦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