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在随州,有我们炙热的青春

  何店镇的夏天很热,实践地点的教室很闷,小朋友们很吵闹,我们很疲倦——但是我还是会怀念那段在何店镇的时光,那段虽然短暂但是快乐且充实的时光。

图为实践队员谢琳娜和叶思朗。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可 供图

  故事的开始是一群对即将到来的一切充满期待的青年。他们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带着满身的汗水,怀揣着希望,在7月21日出发来到了湖北省随州市何店镇村进行暑期社会实践。作为武汉理工大学“红心筑梦”成长助航暑期社会实践队的一员,我无比荣幸能够参加此次“三下乡”活动,并度过这段难忘的时光。

  红心育希望

  我仍清楚地记得在临别前夕,肖榆芸小朋友跑到我的面前,眼睛里充满着不舍的泪水说道:“我能坐8路车去武汉找你们吗?”;还有小朋友拿走我的留言本,之后发现她在纸上偷偷写下“你们能不走吗”,我的心中百感交集,一边在为小朋友们的天真单纯感到好笑,一边又在为他们的不舍感到惊讶和难过。原来短短14日也能在他们的生活里留下痕迹。

  实践过程中,我给小朋友们上了三堂课。记得在“仰望星空”手势舞的课堂上,我问了小朋友们的梦想和原因,那是我的内心最受触动到的时候——他们都踊跃举手,“我的梦想是成为军人,保卫祖国”、“护士,因为当护士我就可以给别人打针”、“我想当‘灭霸’”……其中,还有个想成为老师的小女孩,她还补充原因说:“我希望像你们一样。”也是那一刻我才更深刻地体会到雅斯贝尔斯的那句“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图为陈梓轩小朋友在回答问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可 供图

  我一直觉着我们做的只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没有预料这些事情会给这群小朋友们带去如此深刻的影响;也没有想到对于他们来说,我们给他们带去的不只是教育,更多的是丰富他们七彩假期的陪伴。

  我们共成长

  刚到上课地点的时候,我感觉一切都还没准备好,周围的人和事物都很陌生但新奇。尽管如此,我还是和大家一起布置教室,准备上课物资。让我印象深刻的画面是,准备布置教室的时候,我们围成圈看实践队员宋海鹏写着毛笔字。书法有让人安静的力量,在那一刻我只是感受到整个世界的生活节奏变慢了,同时也意识到,他们将会成为我接下来日子里的伙伴。

  我想我也会记住那些和大家一起迎着烈日在镇上奔走调研的时光。虽然远处吹来的风都带着热气,但是和收获的感动比起来,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们去采访覃科玲爷爷的时候,虽然因为爷爷操着地方的口音,我没能听懂,但是我仍能感受到爷爷对我们的到来所表示的开心和感动。以及在调研过程中,针对小朋友的问卷最后,有一个开放性问题“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我记得有个小男孩悄悄地说:“我希望爸爸妈妈多和我聊聊天。”那是一种感受到小朋友们稚嫩笨拙地表达爱意的感动。

图为实践队员何佳蕊和谢琳娜在调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可 供图

  每天放学和实践队员们一起打扫卫生,坐在原本坐满了小朋友们的教室,你一言我一语地总结着课程情况;和大家一起走出教室,看着那太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水泥地上;还有那去往食堂必经的河道总是闪着粼粼的波光——在这片土地上,每一个夏天都充满着青春的印记,而在这个夏天,我们也在以红心筑梦留下自己的印记。

  在何店镇的那段日子里,我还遇见傍晚夕阳将整个天空映黄,照亮我们回旅店的朴素街道,听着队员们的讨论声,我们就这样逆着光前行,幸运的话,我们还能遇见老伯牵着大牛回家。大家一起工作到凌晨十二点后,有时候还忙里偷闲跑到阳台上看漫天星空。不管是这里的风土人情还是乡间风景,都能让我在这里嗅到和城市不一样的味道,一种独属于这里的独特且质朴的气息。

  期待逐梦远航

  “唯有远方花枝绚烂,唯有那光中的马匹一路移行,踏着永生的花枝,驮着记忆与梦想。”盛夏永不停歇,我与“红心筑梦”实践队,我们与何店镇的相遇,都将会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与何店镇告别,告别可爱的小朋友们,告别那难忘的课堂和调研,我们将满载着何店镇的质朴人情与风光,承载着对彼此的祝福,带着弥足珍贵的夏日记忆开启下一站旅程。

图为实践队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可 供图

  相信小朋友们心中的大学梦也会生根发芽,而我们也将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闪闪发光,一如少年,纵使乘风破浪,归来也仍手缚长缨。因为这就是我们的青春,不是别人的,只属于我们的。我们将带着敢为人先的锐气,开阔创新的勇气和迎难而上的傲气,去做不被定义的风,去吹自己的热爱,让青春之花绚丽绽放在祖国大地上。

  (通讯员 谢琳娜)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