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寻青墩文化遗址,品江海文明之美

  2022年6月,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13名南通学子自主集结组成“品江海文蕴,续通城精神”探寻南通精神实践小队。历史在岁月中沉淀,通城文明流传亘古,我有幸参与到此次揭秘家乡文明底蕴的实践。2022年7月初,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了为期一个月探寻南通市海安市青墩文化遗址与海安方言的旅程。

图为青墩文化遗址纪念石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杨梅 摄

  2022年7月2日下午,我走进青墩文化遗址,内心有三句感叹。

  脚下有土行自在,灵魂有归自逍遥。青墩文化遗址的发掘上推江海文明3000余年历史,眼前平平无奇的土地却藏着岁月打磨的痕迹,讲述着漂浮在历史中的江海文明。自己生长在魅力通城,成长在江海平原,正是此次实践让我见证了自己的来处。我一直相信未来当代青年人可以走得很远,就像雏鹰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但前方的路充满未知,时常害怕迷失方向。而本次实践给我系上了远航的风筝线,在以后的前进中牵引灵魂的故土。我仅仅是立足远航的江海子女的一员,那一份对故土的眷恋与肯定终将给予江海儿女逍遥前行的底气。

  融智慧于创造,递文明于传承。我们的祖先干栏起屋,磨骨成器,练泥制陶、引轮织衣……如果说土地是孕育文明的母亲,那么劳作的人民就是汇聚智慧的子宫。从住宅到器具,从生存到趣味,无处不彰显融入细节的智慧,闪烁无限创造的火花。祖先的智慧薪火相传,而今日的南通人无时无刻不在展现自己新的面貌。刚刚走近遗址时,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草场修理,河道清洁。我的心里不由得升起敬意。实践过程中接受烈日烘烤的折磨与劳动者长年的辛劳相比是不值一提的。而眼前的劳动者只是普罗众生的缩影。陈毅诗云:“海陵胜地多人杰。”联想到海安花鼓、海安扎染、中洋河豚……代代南通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敢于创新,敢比敢超,突然萌生由内而发的自豪感与使命感。我,不仅仅是我,而是南通精神的传承者与创新者之一。

  独坐静僻闲垂钓,文明宣传你我他。在前期选择考察地点与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青墩遗址位于较为偏僻的村庄。相比于依托宣传与人流量的其他博物馆,青墩文化遗址零星的游客显得异常落寞。一方文明是一方水土的精神名片,关乎城市底蕴与文明传承。我希望更多的人前往青墩探寻江海文明的魅力,更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叩问自己能在其中起什么作用。如果说青墩老人拥有当年姜太公渭水河畔闲垂钓的气魄,那么我希望更多的人成为咬钩的鱼儿。

图为青墩博物馆内正在参观的游客。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杨梅 摄

  结束青墩文明之旅后,我开始探寻海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海安话。语言是人民交流表达的工具,视频记录的每一秒都是通城人民休戚相关的生活。通过对不同年龄层面对海安方言的运用度与掌握度进行对比,流利正宗的海安方言表达适配度高年龄层明显大于青年与幼儿。而方言是一个地域的特色,如果随着时代发展而失去其原本的色彩则令人惋惜。本着加强当地语言运用与缩减不同年龄层交流差异的目的,一颗希望更多年轻人参与到家乡方言的交流与传播中去的心是按捺不住的。

  无论是亘古生命的流传与叹息,还是代代相传的人民精神,江海文明在一点一滴中吸引着历史汇聚,寻访未来归宿。本次实践虽然逐渐接近尾声,但我们,不仅仅是通城儿女,重视开拓新的领域,谋求新的发展。未来的橄榄枝已经向我们伸出,但不要忘记历史沉淀中的精华,跨越时空的交流,我们一直在路上。(通讯员 吴杨梅)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