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山村中那晨光熹微的人间

  为响应“三下乡”实践号召,2022年7月14日到7月25日,重庆大学绘梦花田实践团成员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花田乡中心小学和花园小学进行了为期十天的支教和调研实践。

  一别花田乡,山中的凉爽被城市中的酷暑所取代,一如我与孩子们相处数日,见惯了难得且珍贵的质朴与纯真后,仍免不了一场分别。

  回想十几天前,我们实践团的成员从五湖四海来到风景如画的花田乡。我们十五人在这个面积不算太大却满载着夏日回忆的中心小学,开启了一段难忘的支教旅程。

  仍记得,我在正式上课前还有些紧张,担心孩子们会很腼腆不愿回答问题,或是在课堂上调皮打闹。但无论是上课回答问题,还是与老师互动,大家都表现得非常积极。讲课的时候,孩子们也都坐得笔直,渴求知识的双眼紧紧盯着黑板,听得十分认真。这让我原本忐忑的心彻底落了下来,孩子们的积极反馈更是让第一次站上讲台授课的我收获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群孩子虽然生活在山区,但他们的知识面非常广,原以为准备的一些生物知识竞答题对孩子们来说有些许难度,但几乎每道题大家都能异口同声说出答案,有好几位同学甚至能清晰阐述出自己独树一帜的想法。

  孩子们的纯粹、质朴最是能打动人。当我们逐渐熟络后,许多小朋友都给我们写了信,他们用那歪歪扭扭还不太成熟的字体,写下了最温暖人心的话语。

  当我们走在路上,总会有一群小朋友笑脸盈盈地喊着老师好,下课后塞一堆糖果和零食到我们手中;当他们得知老师过生日,会提前几个小时早起到教室,为老师准备惊喜;当我们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时,孩子们会拿着本子一窝蜂地涌上讲台,趴在讲台上、黑板上抄写着老师们的联系方式;当我们快要离开时,他们会打电话邀请我们去家里做客,给我们看贴在床头的每一封老师写的信;当我们离开后,他们还会时不时地发来一声声关切与问候······

  通过与校领导的沟通,我们了解到花田乡中心小学有82%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很多孩子都缺少家人的陪伴和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每天都要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来到学校,下雨天也只能自己淋回家,有时候甚至都不能吃上一顿饱饭。但是,在自身缺乏关爱、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他们依旧能把笑脸和最朝气蓬勃、天真烂漫的一面呈现给我们,将小小的温暖、善意传递给我们每一位老师。支教的幸福之源,或许就是我们与孩子之间这样爱的双向奔赴吧。

图为支教团成员与孩子们一起开展辩论赛。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思杨 供图

  我们教的是五年级升六年级的孩子,第一天和孩子们在课间聊天,就聊到了他们的升学政策:一个班里有二十多个孩子,只有前四名有机会到县城去读初中,剩下的孩子要么只能去镇上的一所中学读,要么只能去私立中学,两种选择考上大学的可能性都很小。这是我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他们想要走出大山,走入更广阔的世界有多难。

  每天下午的第二节课是自习课,我们会找一些孩子来聊聊天,遇到好几个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聊天的过程中就发现他们很多知识不是学不会,而是因为觉得自己已经没有机会考到好中学,更不可能考到好大学,于是便开始自暴自弃了。

  在城市的大环境里待久了,会觉得考好大学很难,但考大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直到有个女孩子私下里来问我:老师,如果我考不上大学怎么办?那一刻我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说上一些鼓励人的套话。

  她是很真切地在问,平日里我们总觉得他们单纯,但其实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会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而大多数的他们在思考之后会觉得希望渺茫。即使硬件设施上的差距缩小,但教育水平上的差距仍旧是巨大的,且这个差距背后的原因常常是复杂而易被忽视的,也是需要我们探索和解决的。

  我想,对于孩子们来说,虽然我们这些支教老师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我们都尽力在这短暂的十天里用爱、用温暖、用责任在他们幼小的心里埋下了种子。那是爱的种子、是关怀的种子、是对知识渴望的种子、是想要走出去了解世界的种子。总有一天,这些种子会发芽,会成长为苍天大树,会连成一片森林,去呵护庇佑更多的种子。

  而作为支教老师的我们,在这十天里也同样学会了适应艰苦的环境,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收获到了来自孩子们的温暖与爱意。这次支教活动也让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那些与他们一起深夜备课的时刻、一起在教室与孩子们聊天嬉戏的日子、在草原上骑马放风筝看日落的时光、半夜爬到屋顶上眺望星空的时光,将会永远被我铭记珍藏。支教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机会,它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心态,让我们学会去爱、去包容。渐渐地,这种爱就会从对孩子们放大到对身边的人。在学会爱别人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更好的生活。

图为孩子们与老师在课间所拍的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思杨 供图

  在这十天中,我们还有幸参观了花田乡附近的自然景观,感受了苗寨的传统文化。我们前往古色古香的何家岩村调研,对当地的建筑、服饰及饮食文化进行了针对性地调研。

  “云蒸霞蔚,诗画人间”,花田梯田风光曾多次被央视报道,来到花田的我们都被盛夏绿油油的梯田吸引,通过采访当地居民,我们对梯田的种植形式做了整体性记录,了解到近年来何家岩村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自然风光间接推动着乡村振兴的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再次凸显。

  通过参观何家岩村村史馆和采访一座古建筑的屋主,我们了解到了何家岩村的发展历史,体会到了古建筑古村落所沉积下来的独特民族气质。

  前往苗绣工坊调研,我们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绚丽多姿,绣娘们用一针一线绣出致富之路,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应当得到专业地保护与传承。

  我们在采访绣娘的过程中也了解到了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她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的笑容实实在在地彰显着农村发展的崭新面貌,彰显着脱贫攻坚带来的切实福音。

  未加雕琢的山水、百年前保留下来的建筑、代代相传的苗绣文化,这些对我们而言新奇的事物,对山村中的人民来说则是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在乡土情怀之外,这也是这片土地展现给我们的独特魅力。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花田乡苗绣工坊内学习绣制苗绣。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汪雨彤 供图

  “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希望我们的到来能像繁星一样照耀着这些孩子们,让他们也能成为一束光,照亮自己人生的道路。也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人可以投入到支教和调研实践中,将这份温暖与爱意传递下去,汇聚成滚烫的星河,照亮黑夜、闪耀大地!(通讯员 倪紫怡 李艺雯)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