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1日,我作为湘潭理工学院潭州书院“学思行”团队的一员来到了湘潭县白石镇杏花村,以“传承经典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为核心开展了白石墙绘、美丽庭院、保护乡音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笔一划 勾勒乡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我的脑海里,总有股画家创作很轻松的观念,殊不知绘画还需要构图,描边和上色等多项步骤。我很庆幸能通过这次的墙绘,以初学者的身份对艺术创作有了一定的了解。烈日炎炎,队友们挺着一顶顶草帽,拧干了湿透的衣服继续进行绘画任务。墙绘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我们整个团队的坚持和努力。要学会从容地面对困难,继而不断地战胜困难。这几天的的工作和学习,让我对艺术工作者那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自我奉献的精神产生了敬佩之情。我们在这里挥洒着汗水,挥洒着热情,为乡村文化不断赋予新的力量!
图为志愿者在居民墙上进行墙绘创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思凡 供图
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方言体现着语言的多样性,也传承了众多的历史文化信息。在挨家挨户的走访过程中,我们同一位正在编织扫把的老奶奶学习方言,她教会了我们“恰噶饭”、“沁甜滴”等有趣的方言,随即我们围在一起跟奶奶唱起“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在这首歌中,让我感受到了奶奶最纯正的乡音,让我体会到了方言带来最本质的乐趣。
最后,她用方言劝诫我们:“你们年轻一代人要好好学习,不要待在农村劳作,农村的生活很累。”在那一刻,她的话语正戳中了我内心深处的感动,这是从未有过的祖孙之间的寄语,更是最朴实而又真实的祝福。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以知识赋力乡村振兴,带动乡村事业发展,从而推进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笔墨留香 国画怡人
我和这些来学国画的小朋友一样,来自于乡村,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匮乏,但从未放弃对求学的渴望。这些小朋友年纪并不大,他们却表现了对国画的高度热爱。在教学的过程中,小朋友们认真记忆每一个作画步骤,敢于大胆创作,从而使国画更加生动,具有灵动性,这能够对孩子们有着很好的审美熏陶。在与小朋友一起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许多快乐,也让我们明白了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乡村儿童发展事业同样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乡村儿童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尽情舞蹈 释放活力
社会实践在欢声笑语中步入尾声,我们即将离开这座美丽的村庄,特开展文艺汇演活动以完美结束这次实践活动。此次文艺汇演吸引了大量的村民来观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敢于展现自己,敢于给自己一个平台。村民们为了表示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也特意准备了一支支精彩的广场舞。
据了解,以前村民们吃完晚饭要么看电视,要么遛弯儿,实在不行就玩手机打发时间。现如今,广场舞活动作为一种文化出现,不仅能充实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还能融洽邻里关系,提高村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最终给乡村文化振兴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乡村文化振兴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不断地推广各类文化活动,深入挖掘乡村文化所凝聚的乡土之美和人文之美,展现乡村文化振兴新气象。
青春没有终点,奋斗永无止境。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加深了我们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身于乡村振兴中,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 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