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阳光散落在黑瓦白墙的徽园中,淡淡的墨香飘荡在青石小巷里。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我有幸参加了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品歙雕、传匠心”调研实践团队,与队员们来到了充满着悠悠古韵的徽州古城——黄山歙县,一起体验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歙砚文化的精髓。
7月13日,我与队员们一起走进了新安歙砚艺术博物馆,在这间小小的屋子里摆放着各种精雕细琢的砚台,每一个都宛如天成。就在队员们细心观察砚台时,一位朴实醇厚的长者出现在了我们身边,并向我们介绍着这些砚台。在交谈中,我们发现他便是新安歙砚艺术博物馆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歙砚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凌红军老师。因此,在凌红军老师带领我们参观完博物馆以后,便对他进行了一个简单的采访。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当我们问到在歙砚雕刻时是否遇到困难时,凌红军老师笑道“难在坚持。如果你对歙砚一直充满兴趣,并且坚持不懈的磨练自己,我觉得那些雕刻中的问题就不应该叫困难了,应该叫瓶颈。”
坚持,对于雕刻歙砚这门需要耗时许久的艺术又谈何容易。但正如凌红军老师所讲,对于歙砚这门需要耗时许久的雕刻艺术唯有坚持不懈,在面对困难时才能从容应对。如今的歙砚文化之所以能够声名远扬,便是因为其拥有着一群一直坚守本心、精益求精、驰而不息的传承人。他们的心,如一方磐石,孜孜不懈;目,如一泓古井,深湛澄静。
而作为新青年的我们,也更应该学习歙砚传承人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只有坚定意志,在慢慢求索的长路中才不会掉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陷阱,也才能实现我们的青云之志,酿造出酒酽花浓的圆满。
图为凌红军老师正在接受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闪静雯 摄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
凌红军老师因为兴趣而与歙砚结缘,同时也因为热爱而创立了新安歙砚艺术博物馆。但由于资金上的欠缺,博物馆的规模并没有其他官方博物馆那么宏伟壮丽,只是在两三间屋子里摆放了几张长桌,然后将砚台放在其上。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布局,遭来了外界的一些人的非议,可凌红军老师却并不在意,他认为不用太在意外界的声音,坚持自己的就好,这种争吵是无意义的,还不如抓紧时间提高自己的技艺。因此他依旧十年如一日的经营着自己的博物馆,专研着自己的歙砚雕刻。
而这或许就是初心的力量,它就像一颗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又仿佛站在零的起点,慢慢延成很长很长的道路。并且初心植根于过去,影响着未来。有人心易变,三头五年就面目全非;也有人心如止水,十万八千里走过,初心不改,而他们就是歙砚的传承人。同时他们也以自己的力量,影响着我们,让我们懂得了发大愿心,行大愿力,从一而终,方能行以致远。 ?
传非遗文化,铸就华夏魂
凌红军老师在谈到非遗文化时,他语重心长的说“我们需要对非遗文化进行传承,但并不只是简单的手艺上的继承,而是将古人的文化继承下来,是文化脉络上的传承。”因此,凌老师在创作上一直坚持从古代文人那里吸取精华,以铸就自己的歙砚雕刻艺术。而这同样给我们如今的非遗文化传承提供了更多的方向,非遗文化的传承如今更偏重于技术上的传承,对于历代文化的传承虽有却不精,因此我们要了解使技艺传承下来的历代文化,形成一定的文化脉络,在传承古代那浩瀚如烟的文化中,继承与创新技术上的东西。
歙砚作为汉族民间工艺美术与诗词歌赋的巧妙结合,是旧时的钟声于今日之回响,它诉说着亘古的缠绵。同时作为非遗文化的血脉之一,它于茫茫长史中簇起火光,将隔阂融作温热,让你我再度相拥。非遗文是如香茗,只需浅藏,便有无穷之韵味。千年沉淀,大国底蕴,让人敬从心生。愿我们都能拣尽文化遗落的寒枝,歌尽非遗的灼灼桃花,让非遗之水长流,让非遗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莫让非遗做那无根的浮萍。
图为凌红军老师的工作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闪静雯 摄
有的人认为:坚守与鼓励的工匠精神,不正是对社会上的“功利主义”、“浮躁风气”的一种对抗吗?所以,让我们学习凌红军老师身上的那种工匠精神,摆脱浮躁与享乐,静下心来沉淀自我,传承好大国工匠精神,肩负起时代的责任,创造出祖国更好的未来!(通讯员 王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