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心系传承 不负青春

  传承,不止在于文化典籍的章节之间,也在于日常生活的一日三餐。时代在变迁,记忆中的味道却始终未变,传统饮食装点了人们的童年,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唇舌间流转的味道,于无声传承千年。在这个时代,传统饮食仍然在坚守属于自己的文化,初心不改。

  “立足当地风土人情,讲述传统饮食故事。”2022年7月8日,安徽师范大学岭南饮食文化调研团队开始了当天的任务。为了记录传统饮食文化并加以宣传,我们选择了吴财记云吞面作为纪录片拍摄地点之一。这个六十多年的广州老字号一直以来屹立不倒,我们将以此为窗,记录广州饮食文化。

  来到吴财记之前,便生出许多期待。都说“好云吞不怕巷子深”,青砖墙,石板路,电线在头顶交错,高悬的招牌样式古朴,一切无不彰显着这家老字号的身份。六十年老字号与我们的青春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记录下的又会是怎样的故事,正因无限可能,才有无限精彩。

  我们带着相机整装出发,与熙熙攘攘的人流擦肩而过。清晨鸟鸣啾啾,笑语不断,人间烟火藏于其中。

图为食客在店内用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苗 摄

  “唔该整份细蓉!”在店中,有时能听到食客的声音。云吞在水中像一朵盛开的芙蓉花,因此云吞面旧时也被称为“芙蓉面”。一碗云吞面端上来,外表清淡,入口却鲜香,面条爽口弹牙,咬下云吞,汤汁的鲜美在口腔中漫溢开来。吃完一碗面,我竖起了大拇指。不愧是久负盛名的美食,果然名不虚传。

  在这几天的实践里,我琢磨出了一句话:民生内化于饮食,饮食外显于民生。人在日常生活中最重一日三餐,吃得如何,反映的是这个人过得如何;也能从每个地方独有的饮食文化,看出当地人独特的思想习俗。在店里看食客,有上了年纪的老人,有穿着校服的学生,有热热闹闹的一家三口,每一桌都是一种人生,每一桌都是一种生活。在人间烟火的美味中,感受温暖的人情味。

  来到后厨,看到师傅们忙碌的身影在锅碗瓢盆间辗转,繁琐的餐饮制作工艺进行得有条不紊,不由心生钦佩。我们在桌前入口的每一碗面的美味,都凝结着师傅们的辛劳。他们的努力总是被人忽略,其实饮食传承的底座,正由千千万万个餐饮人以青春铸成的,我们不应忘记,也不该忘记。

图为队员在后厨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苗 摄

  深夜的城市已进入睡眠,小巷四周昏暗,吴财记店门上围成一圈的灯火尚未熄灭,亮黄的颜色让人心中生出暖意。青春当时,我们在“三下乡”中奉献自我;青春当时,吴家三代人的饮食文化传承代代相传。

  拍摄结束,我们对吴财记的老板吴锦云进行了采访。在他眼中,云吞面是广州传统饮食的代表,六十多年以来,吴财记坚持沿用相同的配方,为了保证做出最传统正宗的味道,吴锦云先生不考虑开加盟店,也坚持不涨价。面临外来饮食的冲击,吴锦云先生相信传统饮食终究会在人们心里占据一席之地。

  向吴锦云先生告别后,我回想着他刚刚说的话,看着他衣着朴素的背影渐行渐远,那身影在我眼中变得伟岸。传承二字,说来容易实则难。在这个快节奏喧嚣浮躁的时代,似乎很少有人能这样将一件事坚持这么久了。工匠精神之所以被称颂,是因为其难得。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坚持的精神都无比可贵,倘若生命是树,坚持便是源源不断的活水,给予成长以养料,给予生命以意义。我想,我们亦是如此,以实践唱响青春之歌,在坚持中寻求青春的动力。

  “秉承祖先智慧,传承华夏文明。”吴财记的故事在我心中激荡,饮食需要传承,青春在于努力,为了那盏深夜里明亮的灯火,我愿意铭记这个传承的故事,并将它一直一直讲下去。(通讯员 王苗)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