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小镇青年的返乡实践之旅

  2022年的暑假,我回到了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开启了我的回乡实践之旅。

  在仙居县城的街道里出生、长大,满足于骑车花上二十分钟便可把整个城区逛完的安逸生活的我,这次来到下各镇羊棚头村算是真正来到了山里。

  羊棚头村位于下各镇东南方向括苍山山麓,从城里驱车到羊棚头村要花上四十分钟,村里虽然通了公路,却只有一两家小卖部,快递站点、医院、学校、超市这些只能在下各镇镇上见到。村子的外围种着许多果树,沿着穿村水街在村里行走时,会发现家家户户的门前屋后都种着水果蔬菜,听了村妇女主任的介绍才知道,羊棚头村自然资源丰富,杨梅、樱桃、枇杷、水蜜桃等水果的销量都很好,近几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特色农业带动了农旅结合,推动了村里经济的发展。

图为羊棚头村一部分地貌。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沈修竹 摄

  你会喜欢在山里呆着吗?我的答案是,老了可能会。在羊棚头村走访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热情好客的老人和可爱的小孩。羊棚头村是个空心村,就算在暑假,村里也很少见青少年。村里的成年人大多在外务工。在几天的走访过程中,我只在路上偶然碰见过一个初中刚毕业的青少年。

  在村里支教的过程中,我们和小孩子聊天询问他们在哪里上学,才知道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父母送到城里去读书,有些甚至去仙居县外的大城市。其实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无奈。大家为了更好的教育资源,乡下的的要送到城里去,城里的要送到大城市去,送着送着,村庄里也就只剩下了老人以及节假日回来的小孩。

  老师曾经跟我们说,古村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的确,老家与我这一辈的人之间已经有了隔膜,住在小城的套间里,习惯了坐公交车上下学却没了在田野中奔跑的记忆。我没在村里长大,也会因为害怕农村散养的狗而拒绝一个人在村里散步。父母过年过节带我回去的老家,对我来说只是个适合养老的地方。

  其实整个实践过程给我感触特别深的是,我们在拍摄村里四合院的照片的时候,碰到了一位老人,四合院中一部分的屋子是她家的,老人拄着竹竿充当拐杖,给我们讲述了,她是如何从另一个地方嫁到这里来,她的丈夫又是如何继承了这一部分院子,而这个院子曾经又有多么热闹的故事。老人拄着拐杖拨开院子里天井上的杂草露出地上的鹅卵石教我们辨认花纹,说着过去夏天一家人在这乘凉的场景。在老婆婆的讲述中,我还知道了一个当时特别的嫁人习俗,即要求男女双方的年龄相加等于五十。

  婆婆指了指房子倒塌的一处说:“这是去年刚倒的,好好的房子,老一辈人不在了,没人管就倒了。”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听老人讲述古民居的历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艳 摄

  我和婆婆一起走出院子,我们婉拒了婆婆邀请我们去她家喝粥的邀请,挥挥手,婆婆的背影远去了。我没有跟我自己的奶奶聊过她的过去,也没有关注过老家的房子,我的思绪随着婆婆的背影飘远了,村里的古民居在倒塌,远处大城市的钢筋水泥拔地而起,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时代之殇。我这才明白了,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播的意义所在,我对我的“根”一无所知,家谱、宗祠文化在随着老一代人以及村落的“空心化”离我远去,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播是传承,是一代代人精神家园的守望。对自己的过去、自己家族的过去一无所知是一种尴尬的悲哀,就像是一个人走着走着忘了来时的路。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通讯员 沈修竹)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