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新城镇,遇见你真好

  嗡嗡的号角从天空上方传来,远处的乌云听到召唤,穿戴好墨黑色的盔甲,火急火燎地奔向战场,与上空的白云对战。白云也不甘示落,拿起武器,与前来的乌云作斗争。号角声愈吹愈烈,战败的士兵们跌落战场,化作原型,洒向大地,这是7月25日的早晨。

  “新城镇的大门,永远为大家打开!同学们暑期愉快。”雨声混着掌声,在我的耳边响起,震动着我飘忽不定的心,也告诉我: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心系红土·语泽赣乡”推普实践团回到家乡大余县新城镇,进行的暑期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结束了。坐上大巴,我望着窗外驻留的枳壳树,它们勾出来我们前往枳壳中药材种植基地的那份记忆。

  “亏得叶书记引进枳壳种植公司过来我们这,要不然我估计不能天天看到我闺女。”说这句话的,是在枳壳采摘地负责采摘收集工作的负责人王叔,也是当地的村民。在枳壳还没有在被引进王屋岭村的时候,扛着家里的大梁的他在外务工,只能过年的时候与妻儿见上一面。他的脸黑红黑红的,与他肤色格格不入的是他的那口洁白的牙齿,笑起来的时候格外显眼。王屋岭村近百分之八十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村里面大部分都是老人在家,枳壳种植园的采摘工作,不需要动脑,是纯手工工作,给老人提供了一个绝妙的劳动与挣钱的机会,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减轻家中的负担。

图为实践队员前往枳壳中药材加工基地,村民向实践队员介绍枳壳的药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晨 摄

  枳壳中药材种植基地实实在在地盘活了农村的闲散劳动力,对于贫困的家庭来说,老人用自己劳动赚来的钱,给家中注入一汪活水,对于不贫困的家庭来说,他们采摘时与玩得好的伴聊聊天,让空巢不再孤独。同时,除了老人以外,加工的工作需要青壮年劳动,这也吸引着劳动力返家乡,让留守儿童感受父母的陪伴。这是最直观的感受,课本中、报告中、新闻中,好像只是听着、看着,却无法切身地体会,而在此次的三下乡活动中,我感受到了从脱贫到振兴的变化。

  王叔提到的叶书记是这次“三下乡”中让最令我动容的人,他是我的师哥,也是王屋岭村的书记。通过王叔告诉我们,我们才知道到他在赣州工作,有着稳定的工作,月薪近万。在得知自己的家乡还处在贫困阶段的时候,毅然放弃高薪,返回王屋岭村,带领家乡人民脱贫致富。这种魄力,这种决心,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他不仅做了,还做成功了。在他的想法实践以及村干部的努力下,王屋岭村从集体收入为零到十余万的突破,坑坑洼洼的小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广美丽的通村公路。

  我们总面领抉择,但内心的坚定总会指引我们找到道路。“哪有什么后不后悔的,这里生我养我,我总要做点什么。”为家、为生我养我的土地、为国,我的家也在农村,作为一位师范生,我回报给我的家乡最好的礼物便是尽心尽力考回自己的家乡,培养家乡的孩子,培育更多的人才,更好地为家乡的发展献出青年的一份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与孩子们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尹馨悦 摄

  说到孩子,每天中午都是在他们一声声的“老师快开门”中醒来。在知道我们即将离开时,他们拿着吃的,对着我们说:“老师,你怎么才下来,这是给你的零食”,分享零食是小孩子们最直观的喜欢,也是他们最不舍的表现。写给我们的小贴纸,给我们画的画,对着我们喊着的“老师,再见!”

  恍惚间,我好像又听到学生们的声音,他们在喊着:“老师,再见。”视线从枳壳树上转移,望向车窗外的孩子,那一刻,我听到我的内心在咆哮着、诉说着:新城,我们不说再见,我们终会重逢。(通讯员 李晨)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