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以文化沁润南疆大地,用真心感受欢歌笑语

  2022年6月27日至7月8日,石河子大学大学生艺术团一行24人先后赴第三师、疏勒县巴和齐乡等地进行“文化润疆在行动”文艺汇演。

  时光飞逝,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接近尾声。我获得的最多的感受是幸运和感动。很幸运我能有这么一个机会,和一群有热爱,有热情的朋友一起将我们精心准备的节目留在南疆的大地上,也很感激遇到了很多很多令我感动的人,是听到《梨花又开放》想家落泪的政委,是看到军装忆起峥嵘岁月的少数民族的奶奶,是摸着我们漂亮的演出服不断叫“姐姐,姐姐”的小朋友们……虽然活动只有12天,但给我的却是一生难忘的回忆和影响终身的经历。

  初到巴和齐乡,这里不同于我想象的南疆,戈壁、沙漠、四处荒凉……这里和内地一样有着充满烟火气的街道,宽阔的马路,种类齐全的店铺……进入政府大院,看到我们干净的宿舍,看到巴和齐乡的领导为我们准备的三件套,牙膏、牙刷、毛巾、拖鞋等一系列生活用品,我无比的感动也非常的受宠若惊,感动巴和齐领导对我们的重视和关怀,但也有点不理解为什么我们的演出值得这么重视?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又马不停蹄的赶到41团,51团13连,44团原种连等地进行文艺演出。但不论我们去到哪个地方,领导都是那么的和蔼热情,为我们安排吃、住、化妆和休息的地方。

  在53团4连演出时,政委对我们的一番话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们的演出这么重要。他说:“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消除贫富差距,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在吃穿住用方面大家都差不多,那么我们要改变的就是思想,而文化的浸润就是促成这一改变的重要力量。”

  “文化润疆在行动”,这一刻我终于明白了我们一直在喊的口号的含义。文化润疆不止是说说而已,他需要我们这些有能力的青年真正的去到南疆那些偏远的大地上,将文化的种子埋下。虽然只是一场两个小时的演出,但这演出却可能影响某个孩子的一生。

图为“三下乡”团队进驻巴和齐乡欢迎仪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子怡 供图

  我们一行22个人,准备了12个节目,我最喜欢的是最后一个,是我们临时排出来的节目《欢歌起舞》,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大家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去感受欢乐与幸福。一直都听说少数民族同胞能歌善舞,但还是得亲身经历才能感受到他的魅力。我们跳下舞台去邀请大家跳舞,第一次演出前感觉到害怕,怕尴尬,怕邀请不到人,但事实却是,热情的南疆人民,你只要邀请了大家就会上来,不管是小孩子、叔叔、奶奶,大家一起伴着音乐,笑着,跳着,我终于理解了出发前马老师说的那句话,对于他们而言,音乐响起的地方就是舞台。

图为节目《欢歌起舞》现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子怡 供图

  此行我们大艺团不仅要文艺演出还兼职带娃娃工作。每一次演出有很大一部分观众都是小孩子,也正是他们让我们的舞台更加的充满活力。他们活泼可爱,会围在你的身边拉着你的手说:“姐姐,你的衣服真好看,可以送给我吗?”会说:“姐姐,你长得真漂亮。”稍微大一点的还会拿着手机过来说:“姐姐,我们可以一起拍一张照片吗?”有时孩子多了,还会几个人抢着让你抱,我们带着他们一起跳舞,唱歌,一起为节目营造气氛,一起唱响小朋友的暗号“孤勇者”。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师五十一团12连的孩子们,他们管我们叫的不是哥哥姐姐而是老师。他们不停的问着各种问题,一声声老师体现了他们对外界的好奇和向往。在演出结束时,孩子们不停的问着:“老师,你们明天还来吗?”那一刻,其实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们,他们的大眼睛就那样真诚的看着我,一个小女孩甚至红了眼眶……我只能和他们约定说等到明年夏天哥哥姐姐们再来给他们唱歌跳舞。在一声声姐姐中我变得更加有力量,哪怕是演出赶行程很累,他们也可以为我重新注入活力。用我们短短的一场演出为他们带去新的事物,埋下对舞蹈,歌唱或是说唱的兴趣,这就是我们此行的意义。

图为演员表演间隙同小朋友跳舞。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子怡 供图

  此次社会实践,让意气风发的我们经过下乡的洗礼。象牙塔里的我们并非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年轻的我们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仍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通讯员 刘子怡)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