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草鞋绳,系着鱼水情;一头连着军,一头连着民,绷不断的绳,割不断的情。”7月12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赴赣闽粤边区“循革命访老区,踏乡村共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大学研究生宣讲员何文静、陈柳依学姐的指导下,线上学习了长征精神。而这首许久未曾听人唱起的歌谣,在何文静学姐娓娓道出那长征故事时,恍惚间从我尘封许久的记忆中苏醒。悠扬婉转的旋律盘旋于脑海,随着熟悉的曲调一同响起的,似是乡间的潺潺水声……
城里难见穿着草鞋的人,而缺了这份司空见惯的底子,与草鞋的初见便少得一分波澜不惊。
小时去山里看望外公外婆,常常能听到外婆唱着这首歌谣,我蹲在她旁边,看她麻利地用草编出一双鞋子,一股股红绳白绳绿绳交叉相错地和黄色的草杆混在一起,三下五除二地编出一整只鞋的形状,再拉紧草绳,把鞋底做得更加密实,最后剪边收尾,好似施了个魔法。我学不会编草鞋,就凑在她旁边学歌,歌谣的调子婉转悠扬,外婆说这歌谣叫做《草鞋情》,老一辈传下来的,我觉得好听,就一直记到现在。
我家会穿草鞋的只有外公一个,夏天的时候我最喜欢看他穿草鞋,那鞋子也不知道怎么绑的,只见他套两下,鞋子和脚就牢牢贴在一起,走的路再多鞋子也不会掉。
有时我盯得久了,外公就开始吹水,说穿草鞋走路多么多么轻便,不怕踩水,也不怕弄脏。见我露出怀疑的神色,立马两眼一瞪:“在以前,那红军长征啊,都是穿这种的。”
每次说完,外婆都会照例嫌弃一番,一边说着草鞋两三下就穿坏了,一边又手脚麻利地打好几双供外公挥霍,“以前那是没有条件才穿,现在都没什么人穿了。”
“你不懂,这叫有感情。”
我似懂非懂地蹲在一旁,哼起《草鞋情》的调子。
此去经年,在这一次学习会,我又听到草鞋的故事。
图为何文静学姐在跟同学们宣讲红军长征时草鞋的故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钊海 供图
这一次,我终于触碰到了草鞋的内涵。我开始了解,无论是谢志坚带上草鞋踏上无畏征程,陈发姑为归来的红军丈夫日复一日编织草鞋,还是萧南斗家族打出数百草鞋赠与红军,都是人民对红军的信任与支持的证明。
正如人们爱戴着红军,向往着红军,反之如是,红军也爱着广大人民。
因此,红军能在自己背负着长征这一艰巨使命的情况下,在再恶劣的情境下也不忘百姓。即便困窘如三人共用一床被子,也仍剪下半床以帮扶贫寒村民;即便只能脚踩一双草鞋,他们也对赠与草鞋的人们感激不已。
——那是军民间“绷不断的绳,割不断的情”。
也正是这样一群不畏艰苦、不问前路、信仰坚定、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伟大的理想主义者们,从江西长征路的起点自始至终地坚持奋斗,才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乃至于最后革命的胜利。
这一路上所经历的困苦与挫折,见证了草绳的坚韧,更见证了红军的坚韧。草鞋上的一根根绳线,不仅交织着泥土与污脏,还交织着军民间相互依靠的温馨,交织着红军不畏艰苦、不问前路的坚定意志。它已然成为了一个历史符号,成为了当年千万红军战士艰苦跋涉、浴血奋战的一个历史见证和象征,也传递了在新形势下,我们将永远继承革命前辈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坚强决心。有疾风才知劲草,长征一路,他们携履踏过大半山河。
时隔多年,我还没忘记《草鞋情》的调子,再唱起来,却别有一番感想在心头。如今,我们以草鞋为支点云溯长征之始不畏迷茫而奋斗的初心,重新“初”发。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辈更需秉此初心,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化作我们的长征路,把过去的长征精神,和今天新形势下的奋斗目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原有的长征精神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进而开始一次次新的长征,抵达一个个新的胜利彼岸。(通讯员 李雅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