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因为有幸被照亮,我也成为了光

  今年夏天的蝉鸣比哪一年都聒噪,窗外枝桠疯长,却总也挡不住烈阳。我望着那束光瞬间穿梭到去年,一次“七彩四点半”的支教活动,我情系于河溪,开始眷念那一片清澈的土地。我向往着那里:有着与我的家乡相似的白云、河溪、草地、房屋,乃至这次“三下乡”还有着对家乡相似的情感......

图为河溪镇的风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阮纤雯 摄

  乘着这束光,我来到了河溪中学。到达河溪已经晌午大错,一下车我便激动不已,拿上了相机开始捕捉河溪带给我的美好,也开始了一段与河溪的故事。

  即使脚踩在淤泥,也要心向光明。

  雨后的凉风吹走炙热的焦虑。乘着清凉湿润的风,我们开启了田野开启推普调研之路。由于当地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河溪镇家中多为老人和小孩,调研成员们走进家家户户,俯身细心询问着家中的情况,即便有些村民不太会讲普通话也愿意多和我们聊两句,甚至还邀请下次再到家中做客。看着他们在我们访问完即将离去时不舍的眼神,我的心中有点发酸,也许他们也想和外出漂泊的家人简单聊聊天吧。

  走到青石小巷的最深处,一位中年男人在打造着工艺品。我们为此吸引,留步观赏他精湛的手工。我们开始与叔叔打招呼,看到我们后他饱经风霜的脸上多了一抹淳朴而又灿烂的微笑。那时他并没有用言语回答我们,我们这才了解到他是位聋哑人。叔叔却很乐意与我们交流,用手势和声音给我们比划着这项工艺品的做法。他拿起旁边摆放的削好的竹筒,再用锤头拿起铁圈敲进竹筒里把它扎牢……我们不忍离去,便一直与他用手势交谈,不停伸出大拇指夸赞。看着他粗糙的手上满是伤痕,我明白这件工艺品做法却十分不易,也许这也是他唯一的生存来源。与叔叔交流,我能感受到他是个坚强乐观的人,即使脚踩淤泥,他也心向光明。

  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那少部分人,去照射阳光未踏足的地方。 

  在这之前,我所接触的他们是镜头下有朝气、有活力的青少年。那天是我人生第二次正式站上学校的讲台,我带着“湘育英语”的初心,传承和弘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向青少年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帮助青少年提高文化自信。然而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英语是最为薄弱的学科。我也深深明白自己并不能在一节课上给他们传授很多知识,更多的是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兴趣。课堂上,在他们眼睛里我看到了星辰大海,也看到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无限可能,同时也看到了那些被长久封存、被否认的独属于我自己的珍贵特质。而现在如我所愿,我成为了一名志愿者老师,成为了那少部分人,去照射阳光未踏足的地方。

图为志愿者在河溪中学给学生们上英语课。中国青年通讯员 向梓婷 摄

  因为有幸被照亮,我也成为了光。 

  回想下乡的七天里,我很荣幸担任通讯组的组长。虽不是一名专业的新媒体人,我也渐渐从对新媒体的喜爱慢慢感受到新媒体行业在这个时代所散发的价值。每个志愿团队也需要一群将温情和感动传递给更多人知晓的新闻工作者,我明白这不仅仅是一种对人民的鼓舞,更是一种对时代的引领,但这对与我们来说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

  我一直大胆的记录着发生在河溪的点滴,坚信每一个时刻都值得被珍藏。即便我们通讯组的成员都很少出现在镜头前,当其他志愿者能站上三尺讲台体会成为一名老师与学生互动时,踏上田野调研途中与村民交流露出真切微笑时,我们总是时刻记录着,以站在同等的角度体会每一位志愿者的感受,只为大家呈现出一张张精美的图文,一篇篇精彩的推文,以及严谨的新闻稿。为了弥补我们下乡镜头的缺失,在汇报演出结束时,我们在河溪社区大戏台前拍了一张唯一专属通讯组的合照,这张合照伴随了我们不舍的泪水,也让我不由得想起下乡的点点滴滴,欣慰学妹们的成长和进步,珍惜好友同学间的陪伴与关怀,以及老师与学长的帮助与指点……

  吉首大学“凤之翼”理论宣讲团赴吉首市河溪镇的暑期“三下乡”已经落下了帷幕。“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这是属于我们的一场双向奔赴。因为有幸被你们照亮,我也努力成为光。特别鸣谢:一起成长的你们。(通讯员 阮纤雯)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