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寻访即墨葛村,“榼”出非遗魅力

  中国青年网潍坊3月4日电 (通讯员 刘竖方)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感悟非遗魅力,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见微知著”实践队于12月18日前往山东省青岛即墨区非遗工坊,以“探寻葛村榼子文化,助力非遗传承”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探索非遗传承和创新的路径,发掘传统精髓的神韵魅力。

  据悉,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葛村榼子已经有200多年传承与发展历史。“榼子”在胶东地区又被称“饽饽榼子”,是以前胶东人居家生活的一件常见用具,最早记载于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后经各朝代发展延续至今。实践队员来到葛村榼子工坊王丕文师傅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靠墙柜子上一个个成品榼子,除了“福禄寿喜、十二生肖”图案外,王师傅对榼子的款式和花样进行了创新,鸳鸯、荷叶、莲蓬、金鱼、桃子、元宝等形态各异的榼子琳琅满目,图案纹样整体装饰性强,又融于自然而至天籁之美。只要是民众喜爱的,老艺人们便可以得心应手地雕凿出来,刀法深浅一致、线条匀称、图案清晰、气韵活泛、神态灵动,尽显线刻与阴雕技术的灵动神韵,使榼子兼具实用性与收藏价值。

图为实践队员在欣赏成品榼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江吉泽 供图

  榼子花样不同,寓意也就不同。最经典的造型五个一套,叫做‘福禄寿喜余’,元宝造型里刻‘福’字;葫芦取其谐音,花纹里刻‘禄’字;寿桃代表‘寿’,莲蓬里刻‘喜’,还有一个鱼造型,表示连年有余。

  实践队员道明来意后,王师傅显得十分兴奋,他说:“太好了,难得有年轻人喜欢我做的这些东西!”他见实践队员对榼子兴趣浓厚,便主动讲解起了榼子的制作流程,他边说边演示,榼子制作需要选用“有骨无筋”且不变形的梨木,因为梨木质地方便雕刻又不容易开裂。制作榼子的工具种类繁多,仅仅是雕刻花纹的工具就有花蒂巴、平刀、鱼眼刀和挖刀等30多种,最小的约2厘米,最大的50多厘米。“别看这些工具不起眼,但是雕刻不同的花纹,就要用不同的工具,他们分工很明确。”然后要经过画样、排料、拉荒、雕纹等十几道工序……每一步稍有不慎,整个榼子就报废了。由于花纹的复杂程度和大小不同,刻制时间从几个小时到几天不等。

图为王师傅给实践队员介绍榼子制作步骤。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江吉泽 供图

  从“实用”到“文化”,王师傅做了大量的工作。针对葛村榼子的非遗传承与保护问题,实践队员们与王师傅进行探讨,王师傅一边摇头一边感叹,“我们啊一直用着老技术‘一面坡一面陡’,刻出来的榼子那叫一个纹样清晰、榼面滑润,可惜啊,现在很多年轻人光学到了皮毛,领会不到里面的东西。雕刻榼子是个精巧的手艺活,没有多年的经验干不好。可偏偏年轻人做不住,转行了,图一时新鲜罢了。甚至我的一些师兄弟很多都放弃了这门手艺,因为它太枯燥,经济效益又不高,能够坚守下来的,也就是一种传承的精神在支撑。”

  他表示,随着网络的发展,葛村榼子的“涨粉”,其销路倒是不愁,真正缺少的的是榼子制作的手艺人。榼子的制作讲究神韵,运刀方向大有学问,许多复杂图案机器都刻不了,精度达不到,有太多的瑕疵。

图为王丕文大师雕刻的老虎式样榼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江吉泽 供图

  王师傅说:“现在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通过新媒体传播路径讲授非遗手工艺的相关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公众可以获得手工艺直观印象、文化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体验,将榼子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或者体验类活动进行推广,让人们依据自己的喜好创作,继而达到传承与保护的目的。另外,非遗手工艺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双重特质,可以通过搭建“非遗+旅游”新模式,发挥非遗文化载体价值,依据各地本土资源特色和优势,推动形成山东省非遗文化品牌,从而传承榼子文化。王师傅还告诉实践队员,现在有政府的支持,完善地方非遗传承人激励管理办法日子好过多了。“我在古城开了榼子店,就是希望更多人可以关注榼子文化,关注传统手艺,我十分欢迎手工艺爱好者随时前来参观学习。”王师傅憧憬道。

  “一门古老的技艺,需要用一生去努力虔诚学习,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是非遗传承人的责任。”葛村榼子,不仅表现出图案的栩栩如生,更体现了王师傅等传承人一生的热爱与付出,传承非遗文化不仅是一个响亮的口号,也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