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青春作笔,助力乡村振兴

  七月的微风,带来了盛夏,刺眼的阳光洒在这个懒洋洋的小镇,也照在了我们这群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青年身上。7月13日,我跟随着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创“艺”乡村振兴促进团、“艺点彩绘”创新创业实践团,来到潼南区宝龙镇参加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初到陌生的小镇,局促与紧张填据了我的心头,但小镇恬静的氛围,优美的风景,让我揪着的心也如同天边的朝霞慢慢落了下来。

  当地政府对我们的到来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我们受到了来自当地书记与村委的热情接待,同时书记鼓励我们要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多了解当地民风民俗,为促进乡村振兴,打造严寨村专属文化名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书记与村委也表示,会全力支持与帮助我们开展的工作,并为我们简绍了一些当地的民生民情,使我们对村子有了初步的认识。

  安顿好行囊,我们便马不停蹄的开展了墙面绘画的前期考察工作。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可不简单,不仅要确定村民居住的屋子墙面是否能够绘画,还要与村民交涉绘画工作是否会干扰村民正常生活起居。但这项工作其实就是在锻炼我的沟通能力,沟通的品质,决定了做事的品质。在沟通的过程中,会有村民担心我们的绘画颜料对小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也有村民会在意我们的绘画是否收取费用。但经过良好的沟通后,问题迎刃而解。我也明白了万事提前做好周全的准备,是很有必要的,也认识到沟通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沟通就没有人际的互动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就会处在僵硬、隔阂、冷漠的状态,会出现误解、扭曲的局面,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害处。

图为志愿者们正在对墙面进行勘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晏林乐 摄

  两天后,绘画工作正式开始。我们以乡村振兴、文化建设为主题,将当地集体经济的特色农产物宝龙柚、沃柑融入到画中,十余天时间,绘制了十九面墙,共计三百余平方米。在这期间我们天黑打灯,下雨搭棚,连绵阴雨也没能阻止我们绘画的进程。当听见村民伯伯们对我们的夸赞,对我们的认可时,我认为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图为志愿者们正在绘制墙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晏林乐 摄

  当我看着村民与小孩来到我们的绘画前观赏,我很庆幸我能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技巧运用到实践上,更感谢学校与宝龙镇政府能给我这么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使我在实践中锤炼意志,在磨练中增长才干,让我能够为乡村振兴贡献出我的一份力量。

  来此地这么久,收获颇深。在美育实践课堂活动开展中,我更是被独属于孩子的那份纯真所感染。小孩子们用稚嫩的画笔,描绘着这美好的大千世界,在她们眼中,一切都变得生动可爱而富有灵气。跟孩子们相处,让我被压着身体,渐渐放松。我开始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发生什么样的事,即使我再次步入窘境,也会充满希望。

图为志愿者们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海银 摄

  清晨鸡啼,夜晚蛙鸣,在宝龙镇的生活即将告一段落,但我想,我会永远记得我来过这里,我在这里留下了我的痕迹。我会记得天边的朝霞,会记得夜晚的明月,会记得这里可亲可爱的人们,更会记得与团队小伙伴们一起拼搏奋斗的日子!(通讯员 豆悦欣)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