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访“非遗守艺人”,赏岁月沉淀下的“苏作”

  传承非遗文化,助力文化自信,2023年6月29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业互联网学院“‘核’你一起匠心·匠情·匠行”社会实践服务团队在马铖旭老师的带领下,一同走进苏州市吴中区“中国核雕第一村”舟山村拜访中国核雕代表性传承人宋水官大师,挖掘宋水官大师“一核守一生”背后的工匠故事,共同感受和体验核雕的魅力。

  2023年6月29日,我们来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光福核雕)传承基地、苏州宋水官核雕工作室采访了享有“中国核雕代表性传承人”“世界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等荣誉称号的宋水官大师。

 

图为社会实践服务团队采访宋水官大师现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胡诗瑶 摄

  前期通过宋水官大师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核雕以质地坚实的橄榄核或者桃核作为原料,整个过程从选料、构思、锉核打磨、成型、细雕、开脸、抛光,步步相辅,最终造就经典。而从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要练就这鬼斧神工的技艺,离不开“敬业至无我,劳动最光荣”的爱之真切;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基础与日复一日的精益打磨;更离不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行之极致。这是对核雕技艺传承人的考量,同样也是对我们新时代青年的一种激励与鞭策。

 

图为宋水官大师为社会实践服务团队成员讲解核雕技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鹏飞 摄

  宋水官大师向我们展出了数件经典的核雕作品,每一件都精工细作、意义非凡。其中宋水官大师本人的经典作品《乘风破浪》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独特的艺术盛宴。一枚橄榄核上刻画了23个神态各异的人物,更奇绝的是这核雕船上的八扇微型窗户还能打开。如此精巧雅致、如此文化瑰宝,令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叹为观止。对于我们而言,宋大师择一事,终一生,他用一辈子的坚守让核雕以如此美妙的姿态走进我们的生活,让我们青年一辈能够从他身上学习到何为匠,何为情,何为人生。

 

图为宋水官核雕作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管仁轩 摄

  最后宋水官大师带领我们进到核雕制作区,我们也在宋水官大师的鼓励下亲自体验雕刻,感受手作之美。不同于单纯的听,实际操作需要我们细致、专注、创新。我们平时的学习亦是如此,世上无难事,就看我们选择什么样的路,选择什么样的态度。我们也会担任好传承人的角色,宣传核雕技艺,让更多的青年看到核雕、热爱核雕,弘扬好工匠精神。

 

图为宋水官团队成员为社会实践服务团队成员演示雕刻技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鹏飞 摄

  在采访的过程中,宋水官大师感慨道:“对于非遗手工艺品来说,最好的保护就是买卖。现在有很多大学生跑来和我学手艺,今天能有你们这些有志青年,我对把老祖宗传下来的核雕技艺传承下去倍感信心。核雕尚要‘因材施雕’,你们青年人也一样要会施技,敢想、敢闯、敢为,‘精、细、专’要时刻成为你们的成事之道。唯有匠心,方感人生。”

  本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对我们而言意义颇深。宋水官大师在核雕的道路上一直坚毅前行,始终肩负着非遗传承人的使命,他见证了核雕在岁月中的进阶,由少到多、由模仿到创新。宋水官大师用他的核雕生涯给我们上了一堂宝贵的课。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我们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提升自己,要刻苦学习,不能固步自封。

  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时代在变化,随着新旧事物的交替,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在接受时代的洗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团队成员在这个假期举着相机奔游在各地,在炎热的傍晚,我们汗流浃背的追逐着那一条由人组成的花灯,我们仿佛在追逐着光芒前进,即使汗流浃背也乐此不疲,沉浸在其中,那一刻,只想记录更多的传承与弘扬瞬间。这一刻,我们都在做“追光者”。

  这一路我们看到了文化的基因,延续至今,生生不息;看到了手艺人们提刀思量,落刀成画;看到了年轻一代继承非遗,发展创新,孜孜不倦;看到了工匠人眼里对雕刻、对文化深入骨髓的热爱。我们调研团队研究的工匠精神也不仅仅是轻飘飘四个字,它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似乎它的一棱一角皆是故事。文化的基因,延续至今,雕刻技艺经由匠人们之手一代代传承下来,提刀思量,落刀成画。多种技法,是他们在日积月累的雕刻中钻研琢磨融会贯通。这些工匠人们坚韧,潜心的精神深深的打动着我们,让人敬佩,让人敬畏。

  手艺人更是守艺人。我们团队此次真切的感受到了非遗的力量,感受到了我们国家深厚强大的文化底蕴,以及新媒体宣传对于非遗的传承与弘扬是多么的重要。作为新力量,在未来我们也将继续访“非遗守艺人”,赏岁月沉淀下的“苏作”。(通讯员 胡诗瑶)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