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总是给人一种清冷出尘之感,宛若云间月,皎皎无暇,又好似悬挂于高高的楼阁之上,离我的生活好遥远。但在这个假期,非遗闯进我的生活,它向我发来邀请,领着我去它的世界走走瞧瞧。2023年7月上旬,我跟随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寻兴化非遗,守文化根脉”实践队前往莆田,跟随非遗的脚步开启一段充满未知的旅程。
赏精微处广阔天地,品雕琢间千年匠心
来这儿之前,我从没听说过“莆田木雕”,只认为和普通木雕一样,是给木头“塑像”罢了。但在春晖木雕艺术馆,郑春辉先生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便令我震撼不已。这件木雕作品将张择端和清朝两版《清明上河图》生动同现于一根千年樟木上,“精”“微”“透”这几个字跃出文字介绍,生动展现在我眼前,我便不自觉地驻足观赏,下一秒便好似穿越进木雕中的世界,我好像正站在那桥头,听那满是烟火气的街巷里充斥着商贩的叫卖声,远处楼阁里的食客相谈甚欢,几艘游船结伴而来,渐渐靠岸……其间山石草木、人流车马和屋舍酒肆各具神韵,远观宏伟大气,近看令人折服。再走近些,我甚至看到了货船上细细的缆线,这可不是粘上去的,而是将木材一点点掏空,再精心雕磨,工程之浩大,技艺之繁琐实在是难以想象。
图为春晖木雕艺术馆的匠人师傅在进行雕刻。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胡雅雯 摄
走进艺术馆旁的工作室,我有了近距离观看木雕制作过程的机会。整个房间被刻刀的“簌簌”声塞满,阳光倾泻进屋内,我能清晰看见如尘土般的木屑正轻盈地飞扬,匠人们正在静心地创作,这一切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十分和谐的画面。匠人师傅们带着耳塞,雕磨着手中的作品,全然不知我们的到来,那一刻,时间在他们眼中仿佛静止,天地间只有他们自己和眼前的木雕,他们将细腻手法凝于刀端,尽情地施展技能,在那木雕上开辟出属于他们的一番新天地。
在空闲时间,我与一位师傅闲谈,提起木雕,他满脸笑意,从事木雕已有十几年的他不知如何回答“怎样传承非遗木雕”这样的问题,却已将半生尽数投身于此。经过这趟旅程,我想我明白了到底何为“木雕”,它不仅仅是用木头展现的艺术,它的身上饱含着匠人师傅们的心血,更承载着他们的“择一事做一生”的信念,他们熬过日复一日的枯燥重复,在岁月流逝中,一步步坚定初心,一点点精进修行,透过毫厘间的缝隙,雕刻出一片通透与明净,用那份初心坚守与坚定传承,凝结成匠人精神,在木雕的背后熠熠生辉。
“帆船头,大海裳,红黑裤子寄平安”
在泉州时,我见证了“蟳埔簪花”的爆火,但殊不知,在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湄洲岛,也生活着一群勤劳的渔女,她们梳着帆船头,穿着大海裳,搭配红黑长裤,相传,这是妈祖亲自设计的,现如今已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就是莆田湄洲女的头饰服饰,这一次让我有了认识它的机会。
跟随妈祖的脚步,我来到了妈祖诞生地——天妃故里,走进林氏宗祠,我好似穿越时空禁锢,重温湄洲林氏祖先的家风家训;踏入妈祖故居,妈祖由人到神之前的生活、学习场景生动重现在我眼前;迈进弘艺堂,我深刻学习了湄洲岛传统文化习俗及妈祖信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伴着徐徐海风,漫步在这些院落中,我全面了解海上和平女神妈祖从人到神的经历,感受妈祖诞生地、妈祖文化发祥地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俗特色,也渐渐明白,为什么这里能够诞生出这样一群勤劳质朴的人们。
在承学堂——“湄洲女非遗传承中心”,这颇具特色的湄洲女头饰服饰吸引着我前去亲身尝试。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中,我了解到,湄洲女头饰即“帆船头”,也称“妈祖髻”。整体造型从头顶到后脑勺,竖着一片扁扁的、如船帆似的发髻;两边的波浪形的发卡代表船桨;头顶上盘一个圆圆的发笈,代表船舵。所有要件组合则代表整艘船,寓意一帆风顺。这是对平安幸福的向往,更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穿上大海裳,梳起帆船头,我仿佛离湄洲女更近了一些,正在传承着的,不仅仅是这头饰服饰,也是湄洲女身上的勤劳与勇敢,和面对生活的乐观与坦然,更是对妈祖的信仰与崇敬。现如今,它更已成为当地的闪亮标签,更是湄洲岛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显性表象,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登湄洲岛,在悦耳动听的湄屿潮音中,瞻仰妈祖文化的风采,感悟“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体会湄洲女头饰服饰中饱含的大爱与敬仰,欣赏流动在其中的繁华盛宴,未来的我也将继续发扬精神,为其传承发展增添新动能。
十音八乐传千年,奏响古乐新华章
在莆田仙游后井村,我们开启了“十音八乐”的追寻之旅。从莆仙戏省级非遗传承人郑清编撰的《莆仙十音八乐》一书中,我了解到,“莆仙十音八乐”源于汉唐。千百年来“八乐”与“十音”并臻,在莆仙大地上绵延不息,成为受众最广的民间音乐艺术。
仅通过书籍了解还是十分抽象且有限的。因此,我们有幸联系到莆田仙游后井村的民间“十音八乐”演奏乐团,现场聆听“八乐吹”。旋律婉转,十分动听。唢呐似从天外落,阮弦疑为月中来。其唱词唱腔或喜或悲,或激扬或低沉,以乐音的律动为生命,或如蜿蜒流淌的小溪,或如九曲连环的黄河,或如一泻千里的长江。我不禁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乐美的立体空间中尽情地翱翔。
图为实践队员在尝试演奏“十音八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佩钦 摄
在表演艺术家的邀请下,我有幸能够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尝试演奏锣、鼓、钹等打击乐器,起初我还以为打击乐器比拨弦乐器简单,但尝试过才知道这其中的不易,打击节奏紧凑,形式变化,更要顺应乐曲演奏改变强弱,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达到器乐合一的水平,可想而知,他们花费了多少心血在传承这项艺术。
提起“十音八乐”,他们如数家珍,但我却发现,乐团里缺少年轻的面孔,现代的年轻人大多对此敬而远之,鉴于“十音八乐”在时代浪潮中被渐渐冲淡的事实,他们表示,“不希望看到十音八乐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结束。”因此,做好十音八乐的发掘、抢救和保护,迫在眉睫。
莆田的十音八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扎根于民间土壤之中。本次仙游之旅,我不仅见识到了“十音八乐”的真容,更感受到了饱含在一个个音符中的情感寄托,也深刻体会到传承之不易。礼敬传统文化,守护民间音乐之根,希望今朝依旧“古韵风骚”的“十音八乐”能在当代人的保护与传承中存活得更好更久。
嗣前人之造诣,踵其事而增华。让非遗“活”起来,不仅要靠前人的传承和初心坚守,更要靠新时代的我们去努力发扬壮大,让非遗扎根沃土,汲取青年力量,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在这个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更要注重对非遗的多元传播,让“火”起来带动“活”起来,让非遗在时代浪潮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浪花。非遗新说,活态传承,中华文明古与今的智慧将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和相遇,永续传承,生生不息。(通讯员 胡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