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青松何惧,纵使风雪年年依旧

  2023年7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走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实践团队,赶赴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的华屋村,探寻十七棵松的故事,了解华屋的发展变化,学习感悟长征精神。

  “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

  那十七棵松树。它们挺拔而苍翠,在夏日的蝉鸣中默默伫立着。

  1930年的一天,华屋村的华质彬、华钦梁、华钦材三位小伙子加入了红军,在出发前,他们每人都在山上种下了一棵松树,留作纪念。后来参军的年轻人纷纷效仿,共种下十七棵松,但十七名战士参与长征后却再也没有回来。

  我深有感触,这十七名战士中最小的只有13岁,最大的仅20岁,当我还懵懂无知时,年轻的战士们心中已然有了不渝的信念,毅然决然地选择参加长征,为革命事业牺牲一切。正如一棵棵种下的青松,或许开始只是树苗,但经历风雨而不倒,受尽饥寒而不枯,树苗终成参天松。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我们的先辈在革命时期,英勇奋进,不惜奉献生命,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如今国际局势复杂,核心技术把握在谁手里,谁就有话语权,我作为西交学子、一名研究生,应当将自身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相结合,踏实钻研,像先辈那样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为国家的发展进步献出一份力量。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华屋的人们把松树当作视为烈士们的化身,给风雪中仍然苍翠的十七青松命名“信念树”。

  那天我们拜访了十七棵松故事中华质彬老前辈的儿媳,杨玉英奶奶。在交谈中奶奶用粉笔在地上写下了18这个数字,告诉我们村里有18名青壮年参加革命,只有一人活下来。随后她用铅笔一笔一画地写下华质彬三个字,向我们诉说着壮烈的革命历史。

图为杨奶奶正在为团队成员写下华质彬姓名。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家浩 供图

  告别了杨奶奶,我们登上山,伫立在青松旁,忽然微风拂过,我恍然了。

  青山依旧在,不见儿郎归,归来已无期,我视青山作儿郎。

  这十七棵松的背后不仅仅是那十七位先辈,还有无数先辈的亲人和后代,还有无数的诉说与思念,无数的泪。革命的胜利,少不了前线战士的英勇无畏,也少不了每位战士身后的一个个家庭。我不禁想起我们刚刚走过的三年疫情,事非经过不知难,回忆起那年除夕夜的逆行出征,有346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毅然奔赴武汉前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国家有难,那些舍小家为大家的逆行者们值得被永远铭记。

  “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华屋村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但也曾是江西省“十二五”贫困村,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而华屋也借着振兴的东风彻底改头换面。当我们踏上华屋村时,四周是整齐划一的楼房,田里望去尽是大棚果蔬,农业园已具规模,华屋摘掉了贫困村帽子成为红色文化旅游特色村、脱贫攻坚示范村。难以想象以前土坯房、泥泞落后的模样。

图为华屋村新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家浩 供图

  这一切的发生像是偶然,却是冥冥之中的历史必然。从华质彬、华钦梁、华钦材种下三棵树苗开始,华屋的发展齿轮就与国家命运相接。十七棵“信念树”激励着华屋人,走过数十年的更替,渡过一道道难关。正如苏区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等等伟大精神支撑着、指引着我们党,我们国家在特殊时期克服困难、面对挑战,最终取得伟大成就。所以作为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我们应当认真学习红色文化,传承好红色基因,这样才能走好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

  我们走下山去,暂别华屋。回头一望,后龙山上,蝉鸣还未停,夏日在华屋中悄悄走过,十七棵青松还伫立着。(通讯员 南秦)

责任编辑:蒋宇骏